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综合报道>资讯详情

7月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 世行:中国经济不会全面过热

更新日期: 2006年08月16日 【字体:
    【商报讯】连续三个月加速增长的中国工业生产7月份增速明显回落。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统计专家分析指出,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助于防止中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同日,世界银行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形势季度介绍会上预计,中国2007年GDP增长率将达9.3%,并发布《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经济前景依然良好,但中国应进一步推动经济协调发展。
 
    工业增加值增速逊预期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工业生产进入二季度后逐月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5、6月份分别增长16.6%、17.9%和19.5%,其中,6月份的增速创下十年来最高。
 
    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的明显回落,打断了这一势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的是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报告显示,1至7月份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95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7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29%,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4877亿元,同比增长21.8%。
 
    从主要行业看,增速均在一、二成间。全国钢铁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居于首位;电力业增长11.6%,处在末席。汽车制造业增长18.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7%。
 
    从主要产品看,7月份全国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68亿吨、1574万吨和251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9.7%、1.9%和13.5%;钢材产量为3866万吨,增长22.5%;水泥1.07亿吨,增长19.6%;轿车31万辆,增长17.2%。就汽车一项而言,上半年汽车增长27.8%,其中轿车增长53.2%,显示汽车产销已陷瓶颈。
 
    世行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世界银行15日在北京发布的报告称,由于产能的扩大继续保持与需求增长大致相当的水平、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以及经常账户存在盈余,中国经济不会全面过热,但决策层担心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投向这些行业的银行贷款将来有可能成为坏账,进而拖累银行。
 
    这份报告认为,大多数投资来自企业利润而不是银行贷款,投资增长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不过,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也加大了人们对投资效率的担心。从外部看,美国经济下滑超出预期,全球不平衡的无序调整仍是主要风险。
 
    世行说,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创下了1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上半年经济增长近11%。在供应方面,工业增长继续快于服务业,投资仍是拉动需求的主要动力。出口增长仍快于进口增长,导致经常账户盈余再创历史纪录。货币投放增速最近略有放缓,但总量的增长还是超过了计划。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使经济‘降温’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通过在银行间市场吸纳流动性来紧缩银根;采取行政措施限制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规范和控制投资项目;放松对资本外流的管制。
 
    世界银行还再次上调2006年度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修正的9.5%上调至10.4%。
 
    摩根大通:经济放缓不大可能
 
    尽管中国7月工业产出增长放缓,但摩根大通(J.P.Morgan)表示,中国经济因此而减速增长的可能性仍旧很低。
 
    摩根大通指出,工业产出放缓部分原因是出口增长减缓。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出口年增22.6%,增幅小于6月份的23.3%。摩根大通同时指出,中国7月工业产出增幅仍保持在2005年的月度平均水平之上。
 
来源:香港商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