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综合报道>资讯详情

多家外资机构在港增持中资水泥股

更新日期: 2014年12月12日 来源: 上证报 【字体:

    据港交所披露的最新数据,在11月末至12月初期间,多家外资机构增持香港上市的中资水泥股。尽管水泥板块此前一直处于滞涨状态,但分析人士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企业“减负”有望成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之一,加上中国央行日前的降息举动,对高资本开支的水泥行业形成中长期利好。

    外资机构集中增持

    近期包括贝莱德、摩根大通、花旗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相继增持了港股中资水泥建材个股。具体来看,贝莱德在11月曾持续减持海螺水泥(0914.HK),持股比例从10.02%一度降至8.68%。但步入12月以来,贝莱德连续四次增持海螺水泥,目前持股比例已回升至9.32%。瑞信于11月28日增持海螺水泥485万股,目前持股比例增至6.08%。汇丰控股[-0.79%]于11月26日增持300万股,持股比例从此前一周的6.97%上升至7.47%。摩根大通11月25日增持145.85万股,持股比例增至15.47%。美国银行11月20日增持404.3万股,持股比例增至5.47%。

    除海螺水泥外,贝莱德还在11月初曾两度大幅增持金隅股份(2009.HK),总计增持2770万股,持仓比例从6.11%骤升至9.22%。在11月期间多次调整后,目前持仓比例为8.46%。此外摩根大通于11月24日增持金隅股份352万股,持股比例增至5.06%。

    瑞银在11月期间四度买入中国建材[0.81%](3323.HK),累计增持8170万股,持股比例从5.05%增至6.26%。花旗于12月3日增持中国建材1350万股,持股比例增至6.06%。贝莱德自11月底以来连续增持,目前持仓比例从4.99%增至5.17%。

    今年以来在港上市的中资水泥建材股显著跑输大市。海螺水泥年内累计下跌5.74%,金隅股份年内下跌8%,中国建材今年以来下跌11.3%。不过近期上述三家公司股价均有所反弹,自11月下旬以来,海螺水泥股价上涨12%,中国建材上涨3.3%,金隅股份自10月底以来累计上涨逾20%。

    市场憧憬政策利好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内地水泥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高位回落,水泥公司三季度盈利环比大幅下降。水泥价格和行业盈利不佳成为水泥股前期表现疲弱的重要原因。

    但相对于行业基本面疲软,政策层面的利好有望不断涌现,点燃了机构对水泥股的兴趣。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降息对于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的水泥公司构成实质性利好,进入降息周期后,需求回升和负债成本下移利好水泥股反弹。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央行降息有助于降低开发商资金成本,直接促进地产投资,水泥需求30%由房地产投资而来,需求端有望因此受益。此外,水泥属于高资本开支行业,近年来估值中枢下移,股权融资困难,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此次降息将使企业贷款利率降低,高资产负债率及财务费用占净利润比例较高的企业较为受益。

    报告还指出,除需求及财务费用受益外,降息将推动无风险利率下行,从而带动水泥板块整体估值提升。自2008年以来的两次降息周期中,尽管每轮周期中的首次降息后,水泥股都表现不佳,但在降息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水泥股表现较好,相对大盘有明显超额收益。

    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预期将推行更多为企业减负的措施,包括开拓及强化融资渠道、通过税制改革及国企改革提升企业营运效益等。若相关政策得以落实,预计对于水泥股将构成中长线利好。

    日前花旗发布研究报告,将金隅股份目标价由6.1港元上调至8.6港元,重申“买入”评级,将中国建材评级由“卖出”上调至“中性”,目标价由6.1港元上调至7.7港元。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