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稳增长股反弹攻略:政策憧憬 基建水泥股大反扑

更新日期: 2016年02月22日 来源: 香港经济日报 【字体:

    农历新年后,内地利好政策纷至,相关的稳增长股乘势反弹,两会召开在即,财政政策及赤字率将成市场焦点,基建开支有望增加,相关股份有望迎来反攻行情,当中首选中交建(01800)。
    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在即,财赤目标势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焦点,参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现时不少机构皆预估,今年中国的赤字率将由去年的2.3%增加至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于上周四(2月18日)表示,今年赤字加大至占GDP比重超过3%不是问题。
    赤字率有望增至3%
    经济学家则预期今年财政政策力度将加大,基建开支有望增加。花旗集团认为,中央正在使用基建开支作为反周期工具,以缓解经济增长放缓。
    国策支持基建。国家发改委上周三(17日)称,将以“一二三百”工程为抓手,加快交通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实施交通运输提质增效百项示范工程实施百万公里农村公路、百项骨干通道的交通扶贫脱贫“双百工程”。
发改委近期明确推进三大战略着力点,部署今年有效投资的6大措施,已安排部署今年第一批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专项建设基金申报工作。
    1.6万亿元的憧憬
    中金公司预测,假设今年余下3季皆安排4,0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则全年总额料达1.6万亿元。从1月银行信贷超预期以及近期的政策动向来看,今年财政宽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投放、地方债务置换与新增规模将显著增加,PPP项目将加速推进。中金预计今年基建定单将好过去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15%以上。
    基建投资开足马力
    在基建投资方面,1月发改委公布的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21个,总投资额541亿元,其中水利建设和能源项目占比较高。从去年以来发改委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除“铁公基”外,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生态环保、清洁能源项目也成为重点。
    中国铁路总公司已于1月17日公布,2016年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达8000亿元,金额维持在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预测,今年铁路投资有望超出目标7%至8550亿元,中国“十三五”规划(即2016至2020年)的铁路投资规模将达到4.6万亿元,较“十二五”的3.5万亿元大增31%。
    中央“大放水” 破基建资金瓶颈
    上月中央大开“水喉”,反映中央保经济增长的意图十分明显,有望打破基建资金瓶颈。内地1月份新增贷款高达2.51万亿元,创出单月贷款历史新高纪录,1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惊人的3.42万亿元,亦创单月新高,M2广义货币供应同比增14%,创19个月新高,3项数字皆远超预期。
    经济师估计信贷向基建倾斜。中信证券认为,基建投资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基建项目信贷占1月新增贷款比例料较高,这状况有望持续下去,以缓解基建投资的资金瓶颈问题。如果信贷继续超预期,基建定单料上升。
    基建、水泥股大反扑
    基建、水泥股等稳增长相关板块,上周乘大市反弹来个大反扑。较早前基建股股价大跌,主要受到内地铁路基建开支将减少的传言困扰。现在发改委表示加快交通重大工程建设,忧虑释除,基建股基本因素仍然良好,严重超卖后,股价有回升空间。
    彭博综合券商预测,基建“三宝”预测2016年PE平均仅6.8倍,是历史底部,反映目前估值相当吸引,当中首选中交建(01800)。
    内地加快工程,将带动水泥需求。工信部今年力推水泥行业去产能,将有助改善行业的水泥使用率,并加快行业整合,有利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可留意安徽海螺(00914)。
    稳增长行列 首选基建股
    上周外围气氛好转,港股借势反弹,加上内地利好政策频现,一众稳增长的相关股票伺机反攻,稳增长股一周升幅由6至16%不等。不过,基于不少稳增长相关行业,即使环保类别,前期亦离不开工程建设,如避开产能过剩问题,基建股仍是稳增长行列的首选,根据本刊研究所得,该范畴的定单于去年第三季度已呈改善。
    参考基建“三宝”去年第三季新接合约皆回勇,第四季继续密集接新合约,中标多项工程合约,证券界预期合约增长势头持续。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