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综合报道>资讯详情

浙江29条新型水泥生产线完成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

更新日期: 2007年07月16日 【字体:
    人民网浙江视窗07月10日讯 一项“绿色”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正在加速改变浙江水泥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旧形象,并为原本与水泥不“搭界”的发电设备制造业带来新的商机。
 
    “本月底,我们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将正式并网发电。到时,我们将每天发电20万度,接近企业用电量的一半,每月节省电费250万元左右。这样每吨水泥熟料成本下降15元,扣除设备折旧、人员工资等,每月将产生21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日前,建德三狮水泥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华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
 
    “我们一下从吃电老虎变成产电大户。”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说,目前集团内部近一半的子公司共上马了10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如果全部建成,整个集团一年可发电3.5亿度,增加利润2亿元,减少18万吨煤燃烧发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煤电成本要占水泥生产总成本的约70%。去年我省水泥全行业亏损,在水泥价格相对低迷的情况下,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便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个项目不占地方,不需另盖厂房,两三年就能收回投资。”姚季鑫告诉记者。
 
    据介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使单位水泥熟料的热耗大幅下降,但仍排放了大量350℃以下的中低温废气,其热量约占系统总热耗量的30%以上。纯低温余热发电就是充分利用窑头和窑尾的废气余热进行低温发电,不需要补充燃料或更多消耗燃料,这些废气经过发电后,由原来的350摄氏度降为100摄氏度排到空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
 
    来自省经贸委的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有29条新型水泥生产线完成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年可发电12亿度,按居民每户每月用电100度计,可供120万户家庭一月用电;通过废气回收余热发电,水泥企业每年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万吨。
 
    在水泥业争相上马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同时,相关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大商机。
 
    据悉,包括建德三狮项目在内,我省现有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的三大主机设备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全部为国产产品,绝大部分由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杭州发电设备厂、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其中,“杭汽轮”、“杭锅”的水泥业纯低温余热发电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均在70%以上。
 
    “我们的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存飞昨天告诉记者,水泥行业用汽轮机占了该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今年上半年的合同额已达到1.3亿元。
 
    “市场相当看好。”葛存飞说,目前我省有84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按照“十一五”水泥发展规划,其中70%要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以平均每条线投资6000万元计,仅我省设备制造企业就面临一个近30亿元的市场需求,而全国的市场更大,据有关方面统计,除已投产的和已在建的项目以外,预计我国截至2010年底还需新建和改造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有近200套,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来源: 浙江日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