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之道

更新日期: 2017年05月08日 作者: 谢克平 【字体:
 
    节能降耗——企业经营的“牛鼻子”
 
    要建立正确的节能思路,其中要想通的是,节能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降低能耗是企业经营的纲,有人以为过于偏激或片面。但是,当逐项分析企业中能耗与产量、质量、运转率等生产指标,及能耗与成本、环保、技改、采购装备、现场管理、人力资源等经营指标之间的关系后,想必都会心悦诚服地承认:能耗确实应在企业经营指标中第一把交椅,它确实是促进其它指标提高的灵魂指标,各项工作都应当紧扣节能的核心要求。
 
 
    为了形象说明能耗的重要性,不妨将企业比喻为一头牛。如果让牛前进,只要而且必须牵动?“牛鼻子”,而这“牛鼻子”,就应该是“能耗的高低”,只要轻轻一拉套在牛鼻子上的缰绳,牛就乖乖地向前走了,即为“牵牛”。而台产、质量、运转率、成本等指标则是企业的“牛腿”,全力支撑着企业在市场中站立行走。谁也不会逐条搬动牛腿让牛前行的。然而,当前不少企业的管理现状却是:产量低了有人急、质量低了有人抓、运转率低了有人管、甚至现场管理都是一把手带头,唯独能耗高了无人问,显然是“搬牛腿”式的经营。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只有降低能耗,才能够促进企业诸多指标的提高。有了这种观念,企业才可能自觉地将节能减排当作核心工作去抓,才有勇气摆脱习惯思维,反复实践体验此论证的正确。只有此时,才能说披在能耗认识上这块并不神秘的面纱已被彻底揭开。
 
    应当承认,在企业四项主要生产经济指标中,增加产量只要投资建设新生产线、或增大装备规格就能实现,提高质量只要有好原燃料与配料就能达到,刷新运转率纪录只要购置好装备并认真维护它就能创造。唯独实现低能耗指标,不仅需要其它指标恰到好处地完成,而且还要求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通过全企业的精细管理与操作才能实现。所以,降低能耗是最不易达到的任务,也是任何企业最有潜力可挖的目标,所以,说低能耗代表着企业管理者的真功夫。换句话说,用它来衡量企业的运转水平,才是令人信服的。
 
    企业掌舵人应该明确,若想让企业有处于领先的节能水平,决不能只靠技术人员,而是要靠自身把握方向。因为企业管理落后的本身,就要严重阻碍节能技术的开展,一方面承认节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在做很多不利于节能的事情。比如为了降成本,就逼着购置耗能的装备;为了多发电,就设法增加余热。因此,必须是一把手坚持节能第一的原则,才有可能冲破各种误区。而不是将节能减排当成一阵风。
 
    当今已有不少集团将降低能耗置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真正牵住了“牛鼻子”,认真开展对标管理,下属子公司定期评比降低能耗的幅度;并以节能效果作为提拔干部的标准。相反,有些企业一把手仍只关心市场分析、兼并重组、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等等,却很少练企业节能内功,认为节能是纯技术问题,将这等关系企业命运的大事,让副手去抓,甚至只靠技术人员努力,如此下去,企业的素质难以提高。
 
    总之,企业只有尽早抓节能,才能抓出企业经营的主动权;只有一把手给力抓节能,当作核心工作去抓,才能抓出企业日新月异的效益。
 
    台时产量——企业最佳效益的保障
 
    任何企业年经营指标中,首当其冲就是总产量。为此,就要拼命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即台时产量,同时还要提高运转率。唯产量至上者坚持认为:多一吨产量,企业就多一吨的利润;而且提高台时产量,就能降低固定成本,获得高利润。因此,理所应当要让总产量最高,以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对于节能降耗的要求,他们奉守着“产量越高,能耗就越低”的信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就毫不犹豫地鼓动企业不断地突破原总产量的纪录。
 
    为了有效落实“去产能”的任务,有必要分析产量高低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它是否真是企业效益的关键指标,是否它的背后还有主使它健康发展的指标,获得企业更大的效益。揭开这张并不神秘的面纱,会让人们清楚,不应再坚持唯产量至上的理念,去经营企业。
 
    应该承认,企业在追求最高产量,并非没有道理;而且生产人员在提高产量时,也都必须顾及对质量、运转率的影响,他们会更多担心超负荷下,产品质量可能要不合格,设备故障也会频出,搞不好损失更大。就好像人提着满桶的水在跑,水很容易溢出一样。却很少有人想到,盲目提产会增加能耗,他们总以为台时产量低时,能耗会高,随着提高台时产量,耗能就一定会降低。但理论与事实证明,该关系并非如此,当产量高到一定程度后,能耗就要不降反升。往往在质量与设备并未受到威胁时,企业效益已经为升高的热耗开始付出代价了。
 
    先从理论上分析:在熟料煅烧过程中,有预热、分解、烧成及冷却四大热交换环节,当台时产量过低或过高时,某个环节中的热交换就会不充分,操作参数就会表现为:预热器一级出口温度高、分解炉出口温度高、窑头废气排出温度高(或是进余热锅炉的废气温度高)、以及熟料出系统温度高等。这‘四高’中只要有其中一高,都意味着能耗增加。虽然影响这些热交换效率的因素很多,但绝对不容忽视喂料量的增减。所以,只有让上述温度参数变低、达到理想范围时,增产才变得合理而富有效益。这就是说,总的热交换效率最高、热能损失最小时的台时产量,才是企业效益最需要的最佳产量。
 
    粉磨系统耗能的规律也不例外,它也可分解为烘干、粗磨、细研、选粉等几大能量交换环节,只要喂料量不当使其中之一环节的能量交换不充分,就使单位物料的电耗升高、选粉循环负荷不当、风机电耗增高……,此时磨机电流却不一定大;至于为追求产量,拼命增大管磨机直径的节能更是一厢情愿;或者提高钢球装载量,台时产量尽管增加,即使磨机负荷允许,单位电耗也上升得更快;对于立磨与辊压机,如果喂料量过小或过大,料层过薄或过厚,都会造成辊压及通风量的不适应,不仅产品粒径变粗,而且粉磨效率、选粉效率都会降低,系统为单位产品所付出的电耗增大。所有这些都是台时产量提高后,能耗并不一定低的原因。
 
    总之,在提高产量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对应能耗最低的台时产量,即最佳产量。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生产者的任务就是对每条生产线摸索出最佳产量。尽管水泥行业所固守的计量还不够精准,让人们对过高台时产量所增加的能耗变得相当麻木,但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实践中的计算还可以更会让我们明白,为提高产量所带来的更高热耗到底会有多大损失。它将取决于水泥售价与能源价格之比:水泥售价越低、能源价格越高,该损失就越大。当煤价为500元/吨、每吨水泥可赢利20元,如果台时产量提高10%,能耗却增加2%~3%时,就等于企业利润并未提高,此时能耗升高早就冲抵了提产所增加的收入,这里还不考虑增加的排污费,及实行能耗差价制度的因素,说明只要多耗能,提产就无有效益可言。
 
 
    如果换一种思维模式: 不去拼产量,而是狠抓降低能耗,就会是另一番结果,不但能增产,而且还有效益。此时能耗与台时产量的关系线就会从A状态向下移为B状态,留出了提产余地,最佳产量也会从a点向右移到b点。因为窑的规格虽未增加,但只要降低每公斤熟料所需要的热量,就相当于扩大了窑的燃烧空间:只有粉磨单位电耗降低,磨机主电机额定功率不变,也为增产留足了潜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系统中的其它辅机。很多降低能耗的技改实例表明,客观上促进了产量提高。
 
    这也好有一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过早出去赚钱,而应当投资让他学习,才能为他日后的成长与奋斗创造条件。生产系统也是如此,当投资充分让系统有降低能耗的本领后,它的增产潜力才会有大望。
 
    由上可知,企业经营者必须确立最佳台时产量的概念,即一定要明确能耗指标才是经营指标的核心。应当明确,努力追求最佳台时产量与一心拼高产是两种相反的思路,企业也必将得到两种不同的效益。当然,为降低能耗,绝非只要降低产量就能达到,它需要有一系列节能的措施,采用节能的装备及正确的操作,更需要高素质的管理。所以,节能高于提产的意识是非有不可的。
 
    再从市场供需平衡的角度看,熟料价格是随产量增加供大于求而降低;而熟料用煤过多,煤价就会因供不应求而上涨。产量高与能耗高,竟双双成为市场环境导致水泥企业效益低下、难以摆脱的因素。
 
    总之,无论是于能耗应重于产量之理,或是于能源精贵于熟料之情,还是于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之策,各级领导都应迅速抛弃产量至上的陈旧观念,这是落实“去产能”要求的前提条件。同时,为去产能,也决不能平均对待所有产能,应按过剩与不过剩分别对待,高能耗的产能才是过剩产能,它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出自整体能耗高的企业,它们自身就应当被淘汰,而不应继续参与瓜分市场;另一种就是因追高产而导致效益低的那部分产能,各企业应当尽快去掉,以进一步降低能耗。这就像人减肥一样,要重视健康肌肉与无用赘肉的区别,增加前者,去掉后者,才能使人更加健康。对照生产,也只有减下能耗高的产能,即真正的过剩产能,才会使行业的结构改革更加深化。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