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综合报道>资讯详情

建材产业极具循环经济潜力

更新日期: 2005年12月16日 【字体:
      中国工业报记者宋斌斌专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邹传胜
 
    建材工业在与矿业、建筑、电力、交通和环境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材行业通常被归为能源和资源消耗型行业范畴,但同时也是利用各类废弃物最多、潜力最大的行业。据统计,全国建材行业每年吸收和利用的各类固体废弃物约占全国工业部门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的80%以上。因此,作为整个社会资源循环链的关键环节和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建材行业有待通过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的进程逐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记者近日就建材行业今年的运行情况、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邹传胜。
 
    行业整体效益下滑
 
    记者:您能否简要回顾并总结一下建材行业今年年初到目前的运行情况?
 
    邹传胜:首先,总体来讲,建材行业实现了生产、销售和出口的同时增长,但增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利润总额则直线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建材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00亿元,同比增长13.8%;水泥销售收入5100亿元,同比增长23.6%;利润总额200亿元,同比下降19.2%;出口创汇70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四项指标去年同期的数值较前年分别增长31.5%、34.5%、80.8%和34.2%。
 
    其次,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来看,消费类建材产品已成为拉动建材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玻璃纤维及制品、卫生陶瓷、非金属矿采选、隔热和隔音材料、建筑用石加工等行业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建材商品出口也已成为拉动建材工业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水泥熟料、水泥构件、水泥、石墨、玻璃砖、玻璃纤维纱、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织物、卫生陶瓷等主要商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再者,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建材类产品总体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联,但不同的产品属性受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包括水泥和水泥制品在内的结构类材料为投资类产品,其建设周期长,受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较大;而装修类产品周期较短,因而受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
 
    最后,行业整体效益大幅下滑。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能源和资源品价格上升的同时,资金、人力、土地以及环境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因此,总体来讲,明年建材行业效益上升的压力很大,市场回暖依然渺茫。
 
    在循环经济中寻求突破
 
    记者: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建材行业作为资源和能源消耗型行业,如何贯彻落实"节能降耗"的战略目标?
 
    邹传胜:建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突破日益上升的高成本瓶颈制约;二是怎样开拓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和投资市场。
 
    要解决好第一个问题,关键是要从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寻找突破口。对于开发农村市场,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导向下,农村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公路建设和农民住房建设两方面。当前,虽然城镇的基本建设日新月异,但广大的农村市场却刚刚起步,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对建材行业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至于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首先,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在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其次,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和工艺革新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的建材行业,在为国家基本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有限的能源(煤或油)和天然矿物等不可再生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据统计,我国建材行业的能耗仅次于电力和冶金行业。近年来,建材行业的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9%,占工业总能耗的13%。
 
    另外,建材工业又是利用各类废弃物数量最多、实施"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潜力很大的行业,未来的建材工业可以发展成环境友好型工业。资料显示,我国建材工业每年利用工业废弃物达4亿多吨,约占全国工业部门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的80%,其中水泥工业利用量为2亿吨,墙体材料生产年利用量接近2亿吨,是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成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
 
    黑龙江省双鸭山东方工业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全煤矸石空心砖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每生产1亿块标准砖可利用煤矸石25万吨,节约耕地90亩,退还煤矸石占地6.5亩,节约标准煤1.2万吨。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北京水泥厂率先在国内使用粉煤灰双掺新工艺,即原材料和生产水泥所用的混合材料均采用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粉煤灰,代替传统水泥生产工艺中配料用的黏土,不仅保护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又解决了热电厂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难题。每年可节约许多土地资源,消化热电厂生产的粉煤灰20万吨以上;而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工业废弃物项目同样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目前,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引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潜力巨大。众所周知,水泥熟料煅烧过程需要较高的煅烧温度,而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这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日产2000吨以上的水泥生产线中,且投资成本较低,回收周期较短。以海螺为例,海螺水泥建设的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计划将其90%以上的生产线配上余热发电系统,该项目年总发电量在12亿度左右,年节约成本5亿元左右。
 
    对于建材产品和制品而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提供节能省地型建材产品建设节能住宅和公共建筑,大量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以及加工玻璃等建材制品,大幅度的减少建筑能耗和节约能源。
 
    对于第二个问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理念。农村市场的开拓,尤其是包括农村公路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必将为建材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建材行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应抓住机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途径,以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保护环境和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采用新工艺和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建材行业建设成为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资源节约型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需政府引导
 
    记者:在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先进的新型干法技术快速进入和落后立窑企业缓慢退出的矛盾,政府会运用行政干预和市场淘汰相结合的手段吗?
 
    邹传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水泥行业也是如此。
 
    当前,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国家"十一五"期间,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型干法技术将会发生质的飞跃。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到2005年底,预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生产能力将超过4.2亿吨,平均年增长45.3%,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将超过4.2亿吨,平均年增长42.3%。
 
    2004年开始,落后工艺生产的水泥总量在逐年减少,然而,其退出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水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市场退出壁垒较高是阻止企业退出产业市场的主要因素。亏损企业难以退出市场,其所承载的资产(如矿山、市场、熟练工人)不能通过市场退出机制获得有效整合和盘活。退出壁垒体现在专有设备成本和职工安置两个方面。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基于税收和财政收入的考虑出面干预,落后小企业的市场退出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的水泥行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并完善落后立窑水泥的市场退出机制和渠道。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主要由市场选择和推动,部分地区也加强了淘汰落后的政策引导力度,各地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多种有效方式实施对立窑的淘汰:一是地方立法。广东珠海、山东青岛采取立法的形式强制淘汰机立窑。二是颁布政府令。如北京、上海、浙江颁布政府令,确定淘汰落后的目标和时间表,到期后严格执行。三是采取补贴和奖励政策。如山东淄博、广东东莞、河南安阳,对拆除立窑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四是买能力,包括政府买能力和大型企业买能力。所谓"政府买能力"就是由具备财政实力的地方政府出资购买愿意退出市场的立窑水泥企业的等量或部分水泥生产权,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另外一种就是企业买能力,如海螺集团,通过购买落后企业,将落后生产能力全部淘汰,然后建立新型干法生产线或粉磨站。此外,一些水泥专家还提出了所谓的"零和发展"规则,即新进入水泥行业的投资商,要先出资(或与政府共同出资)购买产业中需要淘汰退出的落后产能,然后才能进入该行业。这样,既可在优化水泥结构的前提下,制约游资进入水泥工业的冲动,又实现了行业的理性、健康发展。
 
    记者:近两年,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您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邹传胜:我认为,近年来水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术的突破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二是大水泥企业集团的脱颖而出,这些大企业集团拥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财务实力雄厚,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因而对市场的占领能力和支配能力也显著增强。大型企业集团的迅速扩张,对于提高水泥工业的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和导向作用。
 
    装备制造企业要及时跟进
 
    记者: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水泥技术和装备工业的现状和装备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邹传胜:从2001年起,我国水泥装备行业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超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每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达到了20%以上,最高年份增长幅度达到了40%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在水泥技术和装备产品出口方面也产生了质的飞跃。之前,这些产品的出口主要面向亚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今年4月,中国材料科工集团旗下的中材建设有限公司与黎巴嫩SEAMENT集团签订了阿尔巴尼亚水泥项目,这标志着中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及装备不断成熟,并首度进入西欧发达国家市场。目前,我国水泥装备行业出口交货值每年都在以20%的速度增长。
 
    不仅如此,由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承接的目前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水泥生产线项目---阿联酋UCC水泥生产线项目的工程设计、土建工程、建设安装等服务及部分设备的供货已确定由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提供,这份超过1亿美元的合同成为成都市历史上最大的一单对外承包工程。该项目的成功开发,打破了国外水泥装备制造商的技术垄断,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线将打上"成都造"的深刻烙印。
 
    此外,我国在开发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劣质煤和低品位石灰石原料,利用回转窑焚烧部分垃圾以替代部分原燃材料技术等方面,也都取得显著成果,推进了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泥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日臻完善,对加速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水泥工业技术与装备已形成系列化、大型化,并向生态化迈进。
 
    2005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水泥装备企业产销逐月回落,今年1~8月水泥装备行业总产值增速已降至16%,这也意味着水泥装备行业由连续三年的超高速增长期逐步转入平稳发展阶段。
 
  水泥装备制造业服务于水泥工业,所以水泥装备制造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已明令"限制"和"淘汰"的落后装备不制造、不销售。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上来,将增长模式由速度效益型转变到质量和水平效益型的轨道上来,为市场提供质量可靠、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机械装备,并加强售后服务,更好地为水泥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贡献。
 
来源:中国工业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