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综合报道>资讯详情

十一五GDP能耗指标水涨船高 指标公报制将建立

更新日期: 2006年01月11日 【字体:
    21世纪经济报道/郑鸣鸣
 
    1月7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一些省(市、区)正在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能耗目标而犯难。
 
  全国经济普查新数据出来后,部分省(市、区)单位GDP能耗在2004年、2005年大为降低,同时GDP上调。而根据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要“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一些船舶、钢铁、汽车等高能耗工业所占比重较大省(市、区)担心,在GDP翻番的前提下,其单位GDP能耗进一步大幅降低的空间已经不多。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则表示,多项支持“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实现的新的政策法规正在制定。
 
  两项指标实现难度加大
 
  按照国家统计局1月9日公布的数字,2000年调整后的GDP总量为99215亿元,比此前公布的数字上调10.89%。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这就要求GDP的平均年增长至少要7.4%以上。现在普查后2000年GDP上调,相应地 “十一五”规划建议的GDP人均目标、每年GDP增长也要重新估算。
 
  同样,普查后能耗指标的变化,也会引起连锁调整。
 
  普查后的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万元GDP综合能耗从1.58吨标准煤下降到1.39吨。由于2005年的GDP总量及其增幅也会上调,这使得2005年的单位GDP综合能耗可能还要下降。
 
  以上海市为例,根据普查前的数字,上海万元生产总值的综合能耗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最低的。2000年是1.21吨标准煤;2004年降到1.03吨标准煤,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2005年可望达到1.02吨标准煤;2010年力争低于0.8吨标准煤。
 
  但是普查后,2004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为8072.8亿元,增加了8.4%。这意味着2004年上海万元生产总值的综合能耗是0.943吨标准煤,2005年还会降低,已经接近普查前制定的2010年达到0.8吨标准煤目标。可以说,上海市的单位GDP能耗是“终点在接近起点”。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韩文科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各个地区耗能情况不一样,应根据情况而定。像上海市、北京市可以与国际城市标准看齐,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整体目标要求不能降低。
 
  按照普查前上海市公布的数字,上海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
 
  多项降能耗政策将出台
 
  针对来自地方的担忧,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此次论坛会上发言指出,国家将采取一些办法支持地方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十一五”目标,并公示各地单位GDP能耗情况。 “一些耗能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含量,降低能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04年调整后的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4.4%,而当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
 
  国家发改委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表示,一些产业出现过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包括各种耗能产业在内的10多个产业,其产能过剩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
 
  把产能过剩行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说法,是近期一些官员重要观点。这意味着,从技术进步,市场资源配置,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比率,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看,技术落后,耗能严重的公司将逐步被淘汰和兼并。
 
  中国将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每年6月公布上一年度各地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费量指标。“这不是考核,但是比考核还要厉害。”前述发改委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
 
  此外,多项相关政策也将出台,以利于地方调整高能耗产业结构、鼓励技术创新型行业发展,推动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
 
  前述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已经宣布电煤价格的双轨制,取消各地歧视小排量车标准的行为。同时国家将出台能源总法,和投资新能源的相关法规,实施节约能源的国家战略。国家鼓励节约能源,小型耗能发电设备,以及耗能产品逐步被淘汰,将是政策上的倾向。燃油税方案早已制定完成,在油价相对降低,比如原油每桶30多美元时,将可能会出台。
 
  据王一鸣在此次论坛上透露,“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科技投入的措施,包括按企业研发投入额的50%抵扣应纳所得税;政府采购将优先购买国内产品,对购买采购使用国产的首台首套重大装备的,由政府建立风险基金进行一定补偿;国家还将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的主体,改变原先院校院所科研为主体的情况,等等。
 
  王一鸣指出,中国城市的耗能是农村的3倍以上。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依靠资源要素驱动型,未来应该向创新驱动型转移。
 
来源:和讯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