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综合报道>资讯详情

200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圆满落下帷幕

更新日期: 2006年03月16日 【字体:

    由中国贸促会建材行业分会和中国水泥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支持的“200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CEMENTTECH2006)与“第七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于3月9日同期分别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和北京展览馆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聚集了行业内的几百家大型企业的CEO、数十位业界的专家、学者。规模大、层次高,是水泥界的盛会,是全行业的焦点。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水泥工业增长方式,推动水泥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业内专家们汇聚在一起就推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挖掘水泥行业资源、能源及保护环境的潜力共同探索“循环经济与中国水泥工业?环保、节能、合作、发展之新路。
 
     国家发改革委副秘书长马力强、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材协会会长张人为、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乔龙德、拉法基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华顾思、豪西盟集团副总裁狄格瑞分别发表祝词,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致开幕词。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蒋明麟、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牛建国、中国产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甘智和、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王燕谋、李俭之、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本报社长解镇江、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余彪、徐德复、刘志江、崔玉莲、中国国际贸促会建材分会常务副会长胡幼奕、《世界水泥》杂志总编库克以及3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型水泥、机械设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专家、学者近500名代表参会。
 
    这次峰会为政府官员、中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搭建一个对话交流平台,以“循环经济与中国水泥工业”为主题,以探索发展模式为宗旨,围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水泥产业等话题展开切磋与探讨。峰会同时也为中外企业领导分享信息以及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场合。
 
    此次峰会可套用时下一个时髦词“相当”来表述,即重量级人物相当多,内容相当丰富,理念相当先进。拉法基、世界水泥三大巨头的豪西盟、拉法基、海德堡等大集团总裁,德国、挪威、瑞士等国专家、学者以及国内水泥十大集团的代表悉数到会,借此平台发表主题演讲,把他们在发展循环经济、追求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先进的理念与大家分享。国家发改委主管部门的领导应邀在会上阐述了中国今后五年水泥产业政策走势。
 
    建设节约型水泥产业任重而道远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张人为在致辞中指出,水泥行业一直是中国建材工业的主要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泥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一种无法替代的基础原材料,其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快速骤增。与此同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泥产能和消费量巨大而人均能源和矿产资源占有相对偏低的国家来说,如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水泥工业的新路子,仍然是值得全行业努力探索而今后仍要继续实践的重要任务。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开幕词中强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占世界总产量40%以上的中国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已经不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中国水泥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水泥工业的目标,需要大家携手来完成。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乔龙德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行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水泥产业又赋予大型国有企业新的历史使命。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提高低品位原、燃材料和固体工业矿渣利用水平、推广余热发电、水泥窑处置工业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技术,是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大型水泥企业应勇于探索,积极实践,肩负起引领建设节约型水泥产业新的历史重任。
 
    循环经济是水泥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人为认为,提高水泥产业的资源利用水平,降低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建筑、生活垃圾等相关方面的能力,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无疑为我们洞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万元GDP能耗指标下降20%,建设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社会,这对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孕育着良好的机遇。由于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发展,装备水平、自动控制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环保技术和装备使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大幅度减少,水泥工业生产过程实现减量化,扩大再利用,消纳废弃物的领域越来越广阔。
 
    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载体、微观经济的体现,建立循环经济型的企业应是每个资源依赖型水泥企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不少水泥企业已开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力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安徽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余彪说,安徽海螺集团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在设计和生产管理中大力推行“减量化原则”, 通过全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对装备进行持续的技术改造,持续改进和加强节能降耗减污工作,大力推广物资再利用,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和使用链,不断创新综合利用技术,拓展利用途径,综合利用各种废弃物,既减轻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和土地占用,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经济、环保、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中材国际董事长司国晨认为,在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水泥工业将担负起义不容辞的生态革命的职责,任重而道远。中材国际目前已经形成一种以低投资、低耗能、环保为中心的生态设计理念,并在生态设计研发方面着手进行了大量工作。中材国际自主研发的城市垃圾焚烧技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材国际开发出的喷旋叠加在线管道式分解炉,实现燃烧和分解两过程的叠加控制,做到同一炉型能够适合各种原、燃料性能,拓宽了资源利用范围。中材国际研发的新型干法窑燃无烟煤技术,是一项自主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两大亮点:余热发电、处置废弃物
 
    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置废弃物技术成为峰会中的热点。余热发电、处置废弃物这两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会发言的讲稿中和代表们的交谈中,“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专题研讨会”报名参会的人爆满,临时要求参加的人还络绎不绝,不能参加会议的纷纷索要会议的论文集,以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先进技术。
 
    曾学敏说,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从社会层面上既消灭了公害,有减少了因存放废弃物而造成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减少城市为处理工业废弃物而兴建工业废弃物焚烧炉的投资,以及减少焚烧炉所产生的废渣处理的二次污染。
 
    天津水泥院院长于兴敏说,说能源的短缺已经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发展,在水泥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羡慕由于能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可有效的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时,废气通过余热锅炉降低了排放的温度,还可有效的减轻水泥生产对环境的人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效果。
 
    据峰会组织者介绍,由于中国水泥工业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水泥界关注的焦点,世界水泥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众多国外厂商迫切希望了解中国水泥行业情况,应中外水泥企业的要求,中国水泥协会将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水泥峰会,搭建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满足水泥市场和广大企业的需求。
 
    此次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引起业界关注
 
    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型干法的快速发展;提高水泥装备技术水平,改片面追求产量为并重质量;利用水泥窑焚烧垃圾、回收废热发电等措施进行能源再利用;制定提倡节能的国家政策进行引导等一系列措施降低水泥产业能耗,开发水泥工业节能潜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依靠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降耗和能源替代工作。
 
来源:中国贸促会建材行业分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