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及政策获国务院批准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9日
    近日,国务院批准了《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水泥工业发展政策》,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指导我国水泥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连续21年位居世界产量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达48%左右。但我国水泥工业仍存在着整体发展粗放,工艺水平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制定的水泥规划和产业政策旨在解决水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专项规划》提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我国水泥产量从1978年的6524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0.6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到45%。据测算,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水泥消费仍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预计2010年水泥年需求量将达到12亿吨,2020年将维持在13亿吨左右。
 
  《发展政策》提出,要推动水泥企业跨部门跨区域的重组联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和竞争能力,鼓励企业采取先进技术和工艺,尽快淘汰落后产能。
 
  产业发展重点是鼓励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区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在靠近市场的地区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
 
  产业技术政策旨在推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可开采30年以上的资源保证,新建设水泥粉磨站规模至少为年产60万吨。除一些受市场容量和运输条件限制的特殊地区,限制新建设日产2000吨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国家鼓励利用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鼓励私人资本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向水泥工业投资,鼓励外商投资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等。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