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张莉:我国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得到遏制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24日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韩洁)发展改革委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8月我国累计生产水泥76229万吨,同比增长21%,水泥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同比下降2.63%。
 
  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24日在北京开幕的国际水泥大会上说,今年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盲目投资得到遏制,结构进一步优化。
 
  张莉在向与会国内外水泥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介绍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结构调整政策时指出,在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水泥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已经得到抑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进一步淘汰。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张莉说,2005年我国新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共110条,其中日产5000吨及以上生产线34条、熟料生产能力5363万吨,占全部新增总能力的52%。预计到2006年底,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将由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50%。
 
  此外,我国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也在不断加快。张莉说,近年来我国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兼并购买中小企业,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或粉磨站,淘汰了数以千万吨计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前,我国排名前10位的水泥集团市场份额已经由2000年的4.4%提高到2005年的15%,今年将进一步有所提高。
 
  我国水泥产量自1985年开始已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水泥产量达到10.6亿吨,约占世界的48%。但张莉同时指出,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全国13.5亿吨水泥产能仍有半数以上为立窑等落后产能,而全国产量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法国拉法基集团的产能。
 
  对此,张莉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对水泥行业的宏观调控,加强总量控制,严格市场准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鼓励国内水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发展改革委本月19日发布了我国首个水泥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国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要从现在的45%提升到70%。发展改革委测算,中国2010年水泥年需求量将达到12亿吨,2020年将维持在13亿吨左右。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