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读今年我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平稳增长 质量效益提高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30日
    刘伊婷/文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质量效益继续提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煤电运支撑条件进一步增强,投资和生产过快增长的趋势有所收敛,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有所缓解,推动国民经济朝着预期方向发展。”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10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肯定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
 
  他总结说,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态势:
 
  一是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增长的协调性有所增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019亿元,同比增长29.6%,增幅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从上下游行业看,制造业新增利润比重明显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所增强。前9个月工业新增利润2947亿元,其中制造业2007亿元,比重为67.6%,而去年同期比重仅为24.5%。相应地,采掘业新增利润比重从去年同期的75.5%下降到今年的32.4%。
 
  二是机械电子行业增速明显加快,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随着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市场需求的带动,机械、电子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机械、电子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4%和22.7%,增速同比提高7.1和3.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汽车产销增势明显加快,前三季度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4%,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轿车产量增长41.5%,加快23.8个百分点。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产量增速均超过30%,大型拖拉机、数控机床、各类加工机械和专用设备产量也保持快速增长。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机械、电子行业新产品产值分别增长30.2%和29.3%,同比提高7.7和6.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进口替代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能源供给稳定增加,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前三季度煤炭产量增长11.7%,市场供需基本平衡;9月末,直供电厂存煤2636万吨,处于较高水平。发电量增长12.9%,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6~8月全国拉限电条次同比下降91.3%。前9个月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182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减少210小时。原油加工量增长5.2%,成品油供应虽然绷得较紧,但在周密组织下基本保证了市场供应。运输紧张状况进一步好转,重点物资运输基本得到保障。
 
  四是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从部分重点调控行业看,钢铁(不含采矿)、铅锌、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0.9%、3.6%、4.5%和8.4%;煤炭、电力、纺织行业投资分别增长36.4%、15.1%和27.9%,增幅同比回落40.4、20.6和9.3个百分点。
 
  五是工业生产增速高位回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在6月份达到19.5%的近年来月度最高水平后,下半年开始趋缓,7、8、9月增速分别为16.7%、15.7%和16.1%。分行业看,轻工业增速回落幅度大于重工业,与上半年相比,轻、重工业增速分别减缓0.9和0.3个百分点。
 
  朱宏任指出,在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经济运行中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然较大;二是节能降耗和环保形势严峻;三是局部地区冬季能源供需形势趋紧;四是部分行业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