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对支柱产业动手术促调整 水泥行业关小促大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1日
    中国环境报讯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浙金建材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忙着拆除一条年产量仅为8.8万吨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窑体。和今年已被关闭的其他6家水泥企业不同的是,这家企业是2004年10月从浙江“嫁”到平顶山的企业。公司法人代表施根堂站在这条投产仅一年半时间的生产线前说:“这家水泥企业我总共投资500万元,本钱根本就来不及收回。既然国家产业政策有了调整,我们只能服从,如果再投资的话,我希望会是个环保项目。”
 
  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平顶山市已提出了招商引资的“三不”原则:即污染环境的不引进、高耗能的不引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引进。
 
  敢于对支柱产业“动手术”,是平顶山市今年环保工作的一个亮点。天瑞水泥集团是汝州市的支柱企业,但由于传统生产工艺落后,在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同步加重的不良局面。今年6月11日上午,天瑞集团日产3000吨的新型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一次点火成功,天瑞集团一跃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后,老厂的9条机立窑和1条湿法旋窑全部淘汰,从而使天瑞集团彻底结束了水泥立窑生产时代,解决了环境污染及节能、节省资源等问题,符合国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关小促大”不仅使平顶山市水泥行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实现了规模扩张,也有效地改善了市区环境质量。据河南省环保局环境监测表明,截至10月20日,平顶山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及优于Ⅱ级标准的天数为222天,达标率为75.5%,超省定70%的达标率5.5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