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阳光 一路奔向未来——解析百年华新的长青密码

来源: 来源: 黄石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核心提示

    在黄石人眼中,华新水泥始终是令人骄傲的!这不仅仅因为它享誉海内外的优良品质,还在于它历经百年风雨却基业长青。

    从一家单一的水泥公司,发展为全产业链一体化的集团公司,从一个事业部发展到五个事业部,从仅生产水泥产品,到涉足混凝土、骨料、环保、装备制造、装备工程等领域,从布点荆楚到建业高原再到挺进中亚,从开创百年品牌到实现华丽转身……

    华新以其“开放、创新、发展、奉献”的姿态,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追逐着开放的阳光,风雨兼程一路走来。

     这是一个新起点:去年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同比增幅20%以上,其中仅黄石市所辖的黄石、阳新、大冶三地分子公司就完成销售收入39.63亿元,缴纳税收3.35亿元,同比增幅20%

    这是一个新跨越:从21世纪初,年产能350万吨水泥规模,到如今的7000万吨水泥规模,员工总数由3000余人增加到14000人,总资产由10多亿元增长至240余亿元,今天的华新相当于2000年的20个华新;

    这是一个新实践:开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建设环保工厂,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污泥、漂浮物、污染土、工业危废等废弃物;

    这是一个新模式:融合当前领先的智能移动IT技术,形成了“鼠标+水泥”的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网上买水泥在华新也变成了现实;

    这是一个新步伐:2013829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亚湾市,华新亚湾水泥有限公司年产水泥百万吨生产线建成投产。如此同时,华新的第二个海外项目——柬埔寨水泥项目建设也在紧锣密鼓中推进。

    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正当时

    华新曾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华新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冗员较多、市场萎缩等。

    是“接受现实,一味守摊”还是“着眼未来,奋力‘抢滩’ ”?在理性地分析了中国和世界水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后,2000年时任华新水泥总经理的李叶青提出了“走出黄石,突围谋变”的发展思路。

    面对国内资本市场融资难题。华新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全球率先引入战略投资者;面对行业的盲目扩张,华新呼吁“去产能是解决中国水泥产能过剩的唯一出路”,进而坚持“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效益”标准,投向了现代化的“环保产业”。

    以长江流域为横轴,以京广线区域为纵轴,华新推出了“十字型”发展战略,科学谋划未来。

    以中部地区为发展重点,兼顾长三角和西部地区,涵盖中国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市场迅速扩张。

    20033月,随着在外地兴建的首条整套水泥生产线——华新宜昌公司点火投产,华新乘势而上。先后在湖北、江苏、云南、西藏、湖南、四川、河南、重庆、广东等地投资建厂。

    发展一处,造福一方。

    华新旗下各工厂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华新阳新公司自落户老苏区阳新县以来,连年获得县委县政府授予"税收贡献大户"荣誉称号,2013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07亿,缴纳税收1.23亿元。与此同时,在当地开展产业扶持,带动周边矿产、建筑、房地产、运输、交通、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增强阳新县域经济实力,还解决了200多名下岗职工和当地部分村民就业问题。

    随着华新西藏公司一期和二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年税收过亿元,成为山南地区第一税源大户、位居全自治区前茅,极大地增强了山南地区自身造血功能。除本身提供700余个生产就业岗位外,还带动了西藏山南地区电力、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公司通过设立爱心教育基金,援建农牧民脱贫产业园。每年向西藏新农村、藏族希望小学等捐赠的资金百万元以上。

    “履行责任、回报社会”近年来,华新旗下各工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关爱老人儿童、就近招工招聘、兴办教育事业……

    “美好的世界,从我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华新人自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上街劝导文明,下乡调解矛盾,深入社区扶贫帮困……

    一个个美德故事、一系列先进事迹、一项项有力举措,华新人让文明新风撒播祖国的大江南北。

    10几年来,华新不仅解决了老国有企业3000余名职工就业问题,没有一个职工下岗,还吸纳新建分子公司所在地的社会人员万余人就业。每年,公司为新农村建设、希望小学、抗洪救灾、见义勇为、特困学生等捐款近2000万元。

    如今的华新,在全国10个省(市)和海外拥有工厂100多个,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质量优势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型、国际化的大型集团公司。

    “深山出俊鸟,飞涧有沉鱼”,华新犹如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绿色引擎,咬定转型不放松

    水泥引进到中国100多年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人们留下“灰头土脸”的印象。

    湿法窑时期的华新也是如此。低矮的厂房、冒着黑烟的烟囱、车流混乱的厂区……不但成为城市环境一大负累,屡次被催促外迁,而且也让广大员工内心充满纠结。

    未来水泥行业将如何持续健康发展?

    “华新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企业要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发展。”华新总裁李叶青如是说。

    改变!始自于新世纪。

    以水泥生产为轴心,积极推进“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华新水泥开始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拓展混凝土和骨料业务、环保产业。

    如今,华新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建材机械设备制造商,混凝土、骨料产业链和价值链得到有效延伸,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为华新延续和创造新的百年辉煌指明方向。

    “清洁我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信赖的建筑材料”。这是华新面向未来提出的新使命。

    新的使命,充满着自信,也意味着责任。

    正如公司总裁李叶青所说,华新今后仍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材料,但首要任务是帮助国家及地方解决环境问题。

    2007年,公司庆祝“百年华诞”之时,华新水泥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成立了环保事业部,建起了具有世界水平的AFR(可替代原燃料)实验室。随后,又成立了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加快环保业务的发展。

    短短几年间,华新结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弃物预处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取得15类危险废物的处置经营许可,获得50多项国家发明和技术专利。

    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成功攻克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恶臭、渗滤液、废渣、二恶英/呋喃等难题,获得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认可。

    20139月,华新首个投资过亿的环保项目——日处理能力为10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工厂,在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该项目的建成,有效缓解武汉市垃圾围城难题。

    目前,华新在省内外城市成功开展或即将开展各类环保业务,积极推进了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水面漂浮物、危险废物、污染土、工业废弃物等环保处置业务。运行和在建的环保处置能力已达300余万吨。其中华新武穴污染土处置工厂污染土年处理量达24.6万吨,位居全球第一。

    履行责任,和谐发展是根本

    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华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发展中,每一新建项目的环保投入占总投资的15%,每一个新建基地做到厂区内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每一个分(子)公司要实现“洁、绿、亮、美”,与当地融为一体,营造和谐的工厂周边环境,和周边老百姓和睦相处。

    走进华新水泥旗下的工厂,仿佛置身于城市园林,灰白色的厂房矗立树林中,真正是“林在厂里,厂在林中”。

    整洁的厂区,宽敞的道路,有序的管理,清新的空气,鲜花、绿海衬映下的色调明快的厂房……

    华新之变,不是小变而是大变,不是慢变而是快变,不是单一的、局部的变,而是系统的、整体的变;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的变,更是本质的、内在的、精神的变。  

    这种变化,来源于华新管理层对可持续发展的准确定位,来源于干部员工对实现美好愿景执着追求和辛勤付出。  

    近年来,华新水泥在稳健地发展中,不一味追求体量的增长,也不走“先大后美”的道路,而是注重企业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黄石人记得。20055月,为改善黄石市城区环境,华新水泥毅然关停了北区三台湿法生产线,兼并了原红旗水泥厂,拆除了落后的两条立窑生产线,把南区的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实行了窑尾袋除尘、隔音消音等系列环保、节能降耗改造。

    脱掉灰袍,穿上绿衣。百年老厂在悄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

    2013年华新水泥先后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和亚洲品牌500强。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成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

    战鼓催春,激流涌动。春节假期还未过完,华新的广大干部员工就迅速收心归位,从“过年状态”切换到“工作节奏”,激情满怀的开始新的征程……

    一份温暖的“成绩单”

     进入2014年的黄石,寒风中流露着阵阵暖意。

    刚刚过去的2013年,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105125%,其生产、销售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同比递增20%以上,均创历史新纪录。

    曾几何时,黄石静静地享受着“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里”等美誉,也曾领略过传统工业企业带来的滚滚浓烟和粉尘……

    然而,这也只是旧梦。

    在老牌重工业城市黄石试图挣脱“光灰城市”的枷锁时,作为龙头标杆企业,华新水泥又一次走到了前头。

    通过关闭功勋老窑,致力环保产业,大胆技术革新,推进清洁生产,实现固废零排放等,改变水泥行业生产高污染、高能耗的印象,树立城市花园工厂的新形象。

    蓝天、白云, 260万双眼睛作证,华新变了。

    这些年,华新黄石分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对其窑尾除尘系统进行环保升级改造,把两台干法生产线的电除尘器全部改为高效布袋除尘装置,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20毫克/标立方米;投入500多万元对水泥磨机房实施噪声隔音改造;投资9000万元兴建纯低温余热电站,并对水泥窑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向大气排放的热量……

    “立足企业、立足岗位,自觉自愿地奉献国家、奉献社会”,华新人追求企业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和谐统一。

    华新黄石分公司还先后投资1千万元对矿山10多个台段开采塘口进行复垦绿化,实施生态修复;投资2400万元,建成了城市污泥处置工厂,实现磁湖、市政污泥变废为宝;提前对水泥“脱销”工程实施立项,力争2014年实现全部“脱销”;

    一切努力,只为向黄石市民献上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如今,这份“答卷”清晰的摆在了黄石人的眼前。

     去年华新水泥熟料、水泥综合电耗及生产成本关键指标,均创下历史最佳水平,电耗分别同比下降4.78%7.34%,成本分别同比下降8.21%6.64%

    4号、5号窑窑尾除尘效率均达到99.99%以上,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2013年,该公司全因子适时监控系统上线,向社会全天候公开各类排放信息,市环境监测站对水泥磨机房边界噪声检测,也达到国家标准。

    烟变淡了,噪音小了,是黄石人最直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