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楚霸水泥公司关闭未按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04日

      在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群众反映楚霸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问题后,湖南省环监局迅速联合新闻媒体,会同湖南省环境监察总队组成调查组,于2007年2月赴慈利县。经现场调查,这家企业已于2006年12月30日全部关闭,多数设备已拆除,没有发现生产迹象。

      楚霸特种水泥有限公司拥有两条立窑和1条旋窑生产线,年产水泥26万吨。企业先后投资300万元,用于除尘设施的添置、改造和维修,但仍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噪声和粉尘污染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2004年,湖南省环保局明确要求,慈利县城内两条立窑生产线必须在2005年12月30日前完成关停,但慈利县政府没有按期关闭。2006年5月,张家界市环保局明确要求这家企业立即停止水泥生产。据慈利县政府反映,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异地新建的水泥厂建设迟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闭老厂生产线的进度。

      从1996年开始,这家企业每年向周边桔农补偿柑桔损失13.8万元。2003年7月,慈利县政府对企业赔偿问题进行了协调,并决定由县政府每年再拿出20万元对企业周边受到影响的居民进行补偿,已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补偿。

      调查组从慈利县卫生疾控部门了解到,近3年,慈利县癌症和呼吸道疾病死亡人数排在第三位,没有发现企业周边群众向卫生部门反映的“疾病死亡增加”的情况。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已就群众农业损失赔偿问题采取协商的方式,与当地老百姓或居委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现场检查发现,慈利县政府已于2006年12月30日对楚霸特种水泥有限公司采取了关闭措施,县供电局切断了企业动力用电,球磨车间和烘干车间的设备已被拆除。按照政府的部署,预计到4月底前,基本上能拆除有关生产设备。

      调查组要求慈利县政府要继续做好企业关闭后的后续工作,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对设备拆除后老厂土地的使用要进行严格环评,继续做好受损群众的补偿和赔偿,确保社会稳定。同时,责成张家界和慈利县环保局加强监管和督办,确保企业关闭到位。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