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查“回头看”发现什么:照出假整改

来源: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1日
 
    编者按:5月30日-7月7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分别进驻黑龙江、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及云南等10省区。
 
  此次“回头看”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情况。
 
  为期1个月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未来还将怎么做?
 
  眼见不为实 照出假整改
 
  7月7日,随着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对广西的督察结束,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将告一段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回头看”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对第一轮督察纳入整改方案的2147项突出环境问题中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查处、整治情况进行了重点督察。结果显示,那些看似解决的问题,与督察组现场检查的情况却截然相反。有的地方造假台账、假文件以应付检查;有的地方白天关停,晚上悄悄开工;还有的地方,督察组走了便就恢复非法生产,“回头看”来了又马上“查封”……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以来,各督察组查出的“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问题屡屡被曝光。有些问题不仅性质恶劣,而且污染现场触目惊心、让人不忍直视。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31省(区、市)公开了长达逾120万字的整改方案。然而,从本次督察结果不难发现,督察整改不到位问题,在很多省份、不同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是面上整改了,实际没改;有的是上报说整改了,实际上问题更严重了;有的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搞敷衍整改,最终成了“纸上整改”。
 
  举报问题重复多
 
  在“回头看”之前,相关地方政府提交给督查组的报告,多数都是“已整改”,然而群众向督察组的数次投诉和举报却直接打了地方政府的脸。
 
  5月31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黑龙江省第二天,接到群众来电举报反映哈尔滨市向阳生活垃圾填埋场偷排污水,污染周边水体。6月6日,督察组又分别接到群众来电和来信举报,再次反映该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问题。
 
  6月1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江西首日,就接到4个反映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污染问题的电话投诉。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6月25日晚20:00,6个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29245件,受理有效举报24246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交办23087件。
 
  指东向西弄虚作假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在各督察组接到各类举报电话后,就下沉现场进行了督察。督察结果显示,现场所见与举报相符,有的甚至超出了举报者所描述的程度。只是,让督察组始料未及的是,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反应:有指东到西,故意引错路的;有空地倾倒煤焦油并覆土掩埋的;有设置潜污泵,废水直排的;有假装运行治理设施以应对督察的;有简单将危险废物挪动几米外就上报完成整改的;有“河上治污”,走捷径应对断面考核的……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黄竹林社区存在生活垃圾非法用土掩埋问题,在环保督察中,相关人员存在蒙骗检查、指东向西、弄虚作假、欺骗督察人员等行为。
 
  针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环境隐患突出问题,督察人员突击检查了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城区垃圾填埋场。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看到的是洒水的路面、苫盖的垃圾堆场、工整齐全的运行记录,污染防治设施正在运转,显得正常有序。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有时却也未必。督察组在河南濮阳“回头看”时发现,当地一个垃圾填埋场有苫盖的堆场、工整齐全的运行记录,污染防治设施正在运转。然而,督查组人员却发现虽然机器不停运转,但流量计始终显示为0,原来运行台账记录是编造的。督察组见到的实则是为应付督察的“假运行”。
 
  从广东到广西,从经济强省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中央环保督察留下的整改清单,他们都选择了同样的做法——假装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
 
  最长十年不作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地方出现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事件,有的是甚至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沉疴旧病,然而让督察组意想不到的是有些环境违法问题,历经多年、历经多次督察竟然扔未有所改进,甚至对环境造成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而那些在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后就曾信誓旦旦坚决整改的问题,时隔两年仍未作出实质性整改举措的,其数量之大、危害程度之深足以让督察组震惊。
 
  假整改真丢官
 
  对当地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中央环保督察指东向西弄虚作假、瞒上欺下,说到底是因为当地相关监管部门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从江西南昌市被通报的几家企业看,企业刺激性废气的防治,技术上不难实现,也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然而,两年过去了仍未有效整改,唯一说得通的理由,就是相关监管部门的不作为。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的不少问题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不作为甚至充当“保护伞”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早在督察组入驻各地之际就已明确提出:“回头看”督察还将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情况。-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必须严肃追责,不能搞“下不为例”。
 
  近日,原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立峰遭到了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的严厉处分。而他被处分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在最近展开的这轮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环保督察“回头看”中,被发现要对一起严重的环保整改不力事件负重要责任。灵武市委副书记邬鹏被党内警告处分;灵武市副市长马波、杨国龙被记过处分
 
  6月5日至7月1日,广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案件进行问责,涉及失职失责党员干部342人。其中,清远市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弄虚作假,有23人被查处、5名厅级干部被问责。
 
  江西抚州市崇仁县针对督察组转办的案件,报送查处情况时弄虚作假,性质恶劣,经江西抚州市纪委监委调查并经市委研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崇仁县环保局局长刘彬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崇仁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郑书华给予政务记过处分。
 
  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对“回头看”投诉转办件责任追究力度,截至7月1日,全省共问责单位23个,问责个人558人。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6月25日晚20:00,10省区共立案侦查208件,拘留235人;问责1939人。
 
  督察没有止境
 
  应付环保督察奇葩招数频出,这些案例正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敲响警钟,提醒我们环境污染积弊之深、治理工作推进之难。针对本次督察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除了直接问责外,各督察组更是对相关官员进行了大力度的约谈,共约谈1065人,约谈官员级别甚至高至副省级,并对相关地区下一步整改工作提出了严要求,
 
  督察组在约见齐齐哈尔市党政主要领导时要求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决杜绝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等问题,要下大功夫、下真功夫切实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在约见北海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时要求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尽快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整改措施并狠抓落实,切实解决问题。督察组将根据要求,进一步核实问题、调查取证,依法依规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在约见钦州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时强调,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要借势借力,举一反三,坚决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督察组还将根据有关要求,进一步核实问题,深入调查取证,依法依规做好后续各项督察工作。
 
  在约见南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时要求,南昌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属地管理,坚决杜绝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假装整改的情况,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此外,继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个别地级城市党政一把手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就地约见后,环保督察“回头看”约见地方官员级别再升格。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志明以及河南省督察协调保障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刘伟也被督察组约见。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目前,各督察组已陆续结束下沉工作,进入第三阶段督察,梳理情况,整理案卷,并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取证。同时,各督察组继续受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问题信访举报,并将针对突出问题或重复举报较多问题开展抽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