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

来源: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7日

6月26日,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在这枝繁叶茂、雨水丰沛的盛夏时节,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之际,水泥行业五十强企业领导人,各地方协会相关负责人汇聚一堂,参加由中国水泥协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与会代表就当前困难时期下加强行业自律、落实错峰生产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深化国际业务发展等方面达成了系列共识。第 25 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也于同期开幕。大会由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和秘书长王郁涛主持。

参加会议的嘉宾有: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处处长高萍,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湖北省经信厅原材料工业处处长邓忠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郑鹏,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建材股份总裁魏如山,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肖家祥,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安徽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中国水泥协会监事长、中国建材总院原院长姚燕,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会长、葛洲坝水泥公司董事长桂桐生,娲石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华山,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曾光安等200多位企业领导人和省级行业协会负责人出席了大会。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致辞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主持会议并发表总结讲话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二是为实现此目标需要坚定采取的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次大会水泥行业五十强企业领导人悉数到会,说明大家有共鸣,都很关注行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水泥行业历经过辉煌时期,当前正面临需求萎缩、成本高企、竞争加剧、效益下滑的严峻挑战。与钢铁、煤炭行业相比,水泥行业犹如大而不强的“巨婴”。2016年到2018年处于缓慢爬坡阶段,到2019年水泥行业利润高达1800多亿元。此后,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大环境的影响水泥销量也随之下行,导致行业市场信心不足,不到三年时间水泥行业利润呈现了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状态。关键问题在于行业自律欠缺。要实现健康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重拾信心,还要对形势进行认真分析思考,机遇与挑战同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加强自身管理能力、驾驭产业的能力,加强行业自律,企业间做好合作,要有足够耐心涵养市场,实现行业稳增长目标。

2024年初,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对于继续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水泥行业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减污、降碳、质量提升等综合标准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落后、低效产能的退出,实现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处处长高萍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处处长高萍围绕“学习落实新型工业化大会精神,推进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发表讲话,她指出,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赋予水泥行业的要求,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水泥行业的发展。近期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建材行业的节能降碳作出了统一部署。水泥行业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新的历史使命当中,水泥行业要继续发挥大国基石的作用,要紧紧抓牢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性的任务,深刻认识到新型工业化对水泥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广泛渗透,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重要的推动力,水泥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全方位变革;要坚持产业的创新与引领,水泥是传统产业,不是落后行业,要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关键技术创新和工艺的变革上,要形成新动力,增强行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她还指出,全行业致于努力推进销售利润率达到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在提升发展效益的同时,要更注重发展质量,正确处理好质量安全和综合利用的关系、效益下滑和技术改造的关系,正确认识稳增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原材料工业司将在水泥行业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强化产能总量的科学控制,严格落实水泥行业产能置换,持续开展水泥行业错峰生产;二是强化绿色低碳的技术改造;三是强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四是强化水泥新材料的生产;五是强化标准、认证体系的建设。

湖北省经信厅原材料工业处处长邓忠明

湖北省经信厅原材料工业处处长邓忠明在致辞中指出,湖北全省有25家建材企业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16座水泥用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2023年全省42家水泥企业、55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实施错峰生产,平均每条生产线实际停窑110天。他还强调,面对当前建材行业需求大幅萎缩、价格低位运行、成本居高不下、效益持续下滑等等问题,相信本次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收获丰硕成果,助力建材工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湖北省水泥协会会长、葛洲坝水泥董事长桂桐生

长期以来,湖北水泥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30·60”目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坚定不移实施低碳化发展,行业发展质效持续向好,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我国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湖北路径、贡献了湖北方案。湖北省水泥协会会长、葛洲坝水泥董事长桂桐生致辞中表示,行业几十年来的发展实践反复向我们昭示,行业与企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游离于行业大势之外。如何扭转发展局势、摆脱发展困境,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广大水泥企业和企业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解铃还须系铃人,水泥行业的问题必须依靠全体水泥人自己才能解决。希望水泥行业和广大水泥企业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行业协会的有力指导下,笃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强化担当、深化自律,坚持以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为宗旨,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已任,全力营造竞合有序、和谐共生的行业生态和市场环境,奋力推动行业发展重归理性、再谱新篇。

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建材股份总裁魏如山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宏观环境下,每一家对行业发展肩负责任的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既要讲经济更要讲政治,要有国之大者的担当,提高站位,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共同把行业做好,把企业效益提升上去,这不仅仅是对股东负责,更是为国家排忧解难,体现大企业践行国家大政方针和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当。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建材股份总裁魏如山的发言掷地有声,他指出,今年以来形势更加严峻,行情走入前所未有的低谷,特别是前四个月出现了大面积严重亏损的情况,直到5月才通过大企业间的谋划合作、通过行业协会的奔走呼吁有所回暖,但行业的关键命题,如稳增长、去产能、优化升级、双碳转型等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一步怎么走、未来五年、十年怎么办,需要我们共同去寻求答案。当前,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从稳增长出发布局谋篇,为稳定经济大局多作贡献,用高质量的产品建设美好中国。

安徽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

“中国水泥看海螺”,安徽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指出,“十四五”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受国内国际经济影响水泥行业的日子比较艰难,大家都深有感触。从2022年开始行业快速进入下行通道,全行业利润686亿元,同比下降60%;2023年下行势头没有改变,行业利润321亿元,同比下降超过50%;今年上半年情况更加恶劣,全年可能会出现全局性亏损。他认为,当前,虽然水泥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相信,只要全行业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求同存异、同舟共济,就一定能破冰突围、渡过难关!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肖家祥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肖家祥做重要报告,报告中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水泥行业的市场走势及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市场、政策、企业行为。肖家祥指出,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信心比黄金重要。在当下,要打好稳增长去产能,转型升级三大攻坚战,努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肖家祥强调,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信心、有韧劲!对行业的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要有信心,坚定不移的抓错峰生产,行业自律,全力以赴的稳增长,坚定不移的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去产能和系统优化、转型升级的任务,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希望本次大会能够借鉴2016年在新疆召开的行业会议,强化大企业引领作用,通过行业自律推进做好错峰生产工作,建立并增强市场信心,扭转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王郁涛主持大会

大会期间还宣读了2024年全国水泥企业产能50强名单,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肖家祥,副会长王建超,秘书长王郁涛为企业代表授牌。

精彩的主题报告交流环节,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红军分享交流葛洲坝水泥公司“走出去”发展经验。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红军

旷真律师事务所首席营销官王晓华作题为《高质量一勇担当一共发展》的报告;北大纵横高级副总裁,中国社科院大学兼职教授宝山作了题为《向“新”而进,以“质”行远》的报告;华润建材科技智能化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润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杰作了题为《数字化转型及灯塔工厂建设分享》的报告;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 CEO曾光安作了题为《绿色智慧延伸人类力量--柳工新质生产力助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郑州商品交易所一级经理杨子豪作了题为《期货市场 助力行业稳健经营》的报告;高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季叶芳作了题为《水泥企业研发费用管理难点与解决方案》的报告。

旷真律师事务所首席营销官王晓华;北大纵横高级副总裁,中国社科院大学兼职教授宝山

华润建材科技智能化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润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杰;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 CEO曾光安

郑州商品交易所一级经理杨子豪;高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季叶芳

孔祥忠执行会长在总结中就如何平衡产能严重过剩与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挑战,结合会议上大企业领导和与会专家的发言报告,提出了以下策略和建议:

1、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整合,淘汰落后和低效产能、减少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2、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满足市场对高质量水泥的需求。同时,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减少环境污染;3、坚持推行错峰生产政策,增加企业效益。要统一认识,增强信心,加强行业自律,大企业要强化政治站位,责任担当,改善市场营销环境,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4、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完善产能置换、错峰生产产业政策,引入碳减排,超低排放,绿色能源等法规手段,引导和规范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竞争;5、一带一路走出去。积极谨慎稳步推动海外市场。探索水泥及其衍生品在新领域中的应用,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

会议期间,组织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第 25 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

本次会议得到了郑州商品交易所、旷真法律集团、高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