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三大主业 中材集团力拓海外市场

来源: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8日

    在日前由中国水泥行业媒体联盟组织的2007水泥行业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身为建材行业央企之一的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材集团)总经理谭仲明,名列其中。

    2007年1月25日,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开始了企业新的起点。目前,“SINOMA”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集技术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集成能力,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水泥工程项目系统集成服务商。在国际水泥工程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0%,位居全球第一。

    不仅是在水泥行业,2008年,中材集团将继续立足于做优做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非金属矿业”三大主业,并着力开拓海外市场。

    重组之道

    自2001年开始,中材集团就拉开了资产战略重组大幕,在这之前,该集团的产业布局十分庞杂而分散,主业不突出,集团控制能力弱,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在重组整合之初,中材集团就明确思路,决不是简单地在集团内部分分拆拆,搞同类项合并,推进的将是一场融市场战略转型、产业链重组和组织结构再造于一体的全方位攻坚战。

    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的整合是重组的突破口,该集团从技术装备与工程业的十余个企业中挑选出业绩出色、资产优良、产业链相近或相关的6家企业,组成了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业务,是工程建设服务商,也是我国建材行业最大的工程建设总承包商。

    中材国际于2005年4月12日在上证所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成功跻身于国际同行业前三名,并成为全球水泥工程建设市场上颇具竞争力的挑战者。

    中材集团以此方法同步整合了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将5家绩优和产业链高度重合或相联的企业重组成为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功能协同效应,推动高科技成果顺利快速转化为产业。中材科技也于2006年11月20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依靠强大的科研实力,该公司成为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技术发源地、技术装备研发中心。

    在此基础上,第二轮资产重组和整体改制也随后开始。围绕核心资本运作平台“中材股份”,中材国际、中材科技、中材高新、中材金晶、中材水泥、天山股份、泰山玻纤等骨干企业被纳入。

    2007年7月26日,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这是由中材集团联合多家企业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的。2007年12月20日,中材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超过48亿港元。

    继续水泥整合之路

    资本市场给了中材集团巨大的支持。在赴港上市之前,其直接拥有及控制的水泥产能约为2200万吨,主要分布在新疆、陕西、宁夏、广东、湖南、江苏等地。

    2005年6月,中材集团下属的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中材股份的前身)接手德隆原先持有的天山股份股权。2006年3月31日,中材集团又通过行政划转方式获得新疆国资委持有的新疆天山建材集团47.31%股权。在当时,天山建材集团是天山股份的第二大股东,中材集团由此成为了天山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而根据2007年10月20日天山股份的上市公告,在中材股份设立后,天山建材作为发起人以其持有的天山股份的14.72%的股权投入中材股份,从而使天山建材所持有的天山股份股权变更为中材股份持有。中材股份由此成为天山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该公司36.28%的股份。 2007年5月20日,中材集团通过无偿划拨方式获得宁夏国资委持有的宁夏建材集团51%的股权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权利义务,其中包括宁夏建材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赛马实业48.36%的股份。中材集团从而成为赛马实业的实际控制人。

    而看看并购重组声势浩大的中国建材集团,无形之中,中材集团有了压力。2007年,中国建材集团投资35亿元打造“南方水泥”,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东南经济区实现1亿吨产能,市场份额达到30%。随后,又有了其意图与冀东水泥合作,打造“北方水泥”的消息。

    冀东水泥作为北方龙头一直在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不断扩大产能,强化三北区域的市场掌控能力。但最终,2008年年初,冀东水泥与中材集团牵手的消息震动了业界。唐山市人民政府原则上同意了,中材集团或其所属的上市公司采用直接增资的方式对冀东水泥集团实现控股。中材集团显示了其低调下的真正实力。

    毋庸置疑,在成功取得冀东水泥的股权后,中材集团将进一步扩大水泥产能规模和影响力,这也为其2008年进一步整合旗下的水泥产能谋篇布局。

    未来着力拓展海外市场

    2007年,中材集团在海外市场上收获不小,创造了多个“首次”。特别是水泥工程建设的海外业务剧增,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大。

    2007年1月15日,中材集团下属的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与泰国水泥公司签订了3条水泥生产线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以最短的时间将中国国产化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推向国外,这是国产化水泥窑纯低温发电技术与装备出口海外的第一单。

    2007年4月26日,由集团旗下公司承建的阿联酋联合水泥公司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通过性能考核,作为世界上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生产线之一,该线是第一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在海外总承包建成投产的最大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窑产量稳定在日产1万吨以上。此外,其下属的中材国际,也首次将中国水泥技术及装备出口到美国市场。

    在做优做强主营业务之后,中材集团将着力进行海外市场拓展,这从前不久在非洲市场上的成功就可以看出。

    2008年2月29日,中材国际与尼日利亚某公司签署了4个项目7条6000吨/日水泥生产线的EPC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6亿美元;同时,与该公司的母公司Dangote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项协议,Dan鄄gote拟将其未来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投资建设的6条水泥生产线总承包合同授予中材国际,合同总价款为11.772亿美元。此乃中材集团进军国际市场以来,签署的最大金额的水泥生产线总承包项目。

    “我们将继续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这是谭仲明年初全面安排部署集团2008年的工作时所说的。

    按2006年建成及在建水泥生产线的总年产能计,中材股份分别占海外及国内市场的约22%和90%,其营业额中约46.6%来自海外业务。2007年,上述数据有明显增长。而谭仲明预计2008年仍会保持这种增长势头。

    在此基础上,中材集团2008年经营目标是,完成营业收入、利润均同比增长3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