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泥生产中的计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20日
      今年5月20日是第五个“世界计量日”,主题为“计量与能源”。谈到中国的能源问题,必须提到一个词:节能。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又是能源紧缺大国,因此节能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计量对节能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经济面临资源约束“瓶颈”如今日益凸显: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一半。再如,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

      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能源利用能力的低下。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还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如我国的火电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水泥综合能耗高45.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来自国家能源机构的预测表明,到2010年,我国国内一次能源的供应基本可以满足;2010~2020年,能源缺口为8%~10%;2050年的缺口为24%左右。对石油资源供求缺口将会更大,2020年将达20%~50%。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等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损失浪费严重。

      计量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无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健康成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乃至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必须靠计量量化作为其基本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降耗增效的节能问题。

      就水泥生产而言,准确的计量可以带来准确的控制,从而减少差错,节约资源,降低能耗。计量是衡量能耗的基础,也是节能的基础。让我们认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把计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节能降耗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