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告2014年第4号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告2014年第4号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4〕148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现将我省2014年淘汰的工业行业落后和过剩产能、落后工艺设备、淘汰时限及企业名单予以公告。请各有关州(市)人民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验收考核,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年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并将情况报省人民政府。
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和举报。
监督举报电话:0871—63513084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2014年5月27日
-
评分:嘟嘟 ( 42. 243. 252. * ) 于 15-01-09 17:02:37 发表海螺水泥无视国家政策违规新建水泥项目 近年来,国务院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在遏制违规新增产能方面下发了许多政令通知,但海螺水泥无视国家政策在云南省德宏州违规新建水泥项目,将严重加剧当地水泥产能过剩,影响众多水泥企业的生存环境。 一、德宏州水泥市场现状 1、德宏市场位于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州人民政府驻芒市。总人口为130万,从行政区域划分为: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截止目前全州共有4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分别是位于芒市城郊的奥环水泥有限公司,产能100万吨,芒市遮放镇的云南芒市西南水泥公司,产能100万吨;位于盈江县平原镇的允罕水泥厂,产能80万吨,盈江县弄璋镇的昆钢榕全水泥公司,产能100万吨。全州水泥产能约380万吨,人均水泥达2.9万吨。 2、据统计,2013年德宏水泥销售量约250万吨。其中,奥环水泥销售90万吨;西南水泥销售60万吨;允罕水泥销售50万吨;龙陵海螺进入德宏市场19万吨;保山嘉华进入德宏市场26万吨;腾越水泥及其他企业合计进入德宏市场5万吨。芒市市场消化80万吨,瑞丽市场60万吨,陇川33万吨,盈江市场50万吨(含出口),梁河市场27万吨。德宏州各水泥企业产能发挥分别为奥环水泥90%;西南水泥60%;允罕水泥62.5%。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11月,德宏州水泥销售量约为250万吨。其中,奥环水泥销售65万吨;西南水泥销售55万吨;允罕水泥销售70万吨;龙陵海螺进入德宏市场30万吨;保山嘉华进入德宏市场20万吨;腾越水泥及其他企业合计进入德宏市场10万吨。 该数据表明,2013年、2014年德宏州辖区内水泥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产销不畅,区域水泥产能存在过剩的问题。 3、德宏州政府主管部门只要招商引资政绩,“无视”国家产业政策违规审批,2013年德宏州再次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海螺水泥收购允罕水泥厂,合资再建设一条日产4500吨水泥生产线,该生产线建成投产后,生产规模220万吨。届时德宏州水泥产能将到达600万吨,人均水泥产能亦将达到创纪录的4.62吨,产能过剩问题可想而知。 二、州县政府伙同海螺水泥无视国家政策违规新建水泥项目 拟建项目涉及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工作,各层级工作人员均被要求签订工作责任状并按职级缴纳数额不等的保证金。目的只有一个,即:工作目标与个人收入挂钩,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和资源,从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保要求等各项规定中寻找缝隙和漏洞,超常规达成项目核准。从而达到盈江县、德宏州固定资产投资政绩要求和海螺水泥的圈地垄断目标。 三、德宏州水泥市场走向思考及风险预评 1、三年中德宏州不断刷新固定资产投资预期,但是本地企业生存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恶化;就水泥产业而言,奥环水泥、西南水泥和榕全水泥等企业市场前景堪忧。海螺水泥新的垄断即将形成,上述几家企业近千名员工和近千个家庭,将为此付出更大的牺牲。 2、盈江海螺拟新建4500吨生产线投产后,势必造成德宏水泥产能过剩。 四、建议 遏制产能过剩,仅通过扩大水泥消耗,甚至短期内(3-5年)呈现水泥需求巨大的假象,实质都是负薪救火。最终受伤的只会是企业、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动辄投资5-7亿元新建的水泥生产线,当市场从火爆趋于平静时,往往银行的贷款仍未还清,当动荡来临,政府如何面对静悄悄的生产线和群情激奋的产业工人?加大投资力度再造一个“盛市”?“盛市”过后呢?本届政府的任务和预期已经超额完成。救市留给聪明的后继者? 因此,遏制产能过剩最有效方法是从源头上切断新增产能。鉴于国家抑制产能过剩等一系列政策后,云南省德宏州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趋势仍继续蔓延,违规审批的现象仍有发生,恳请您对海螺水泥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行为给予关注。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