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河南水泥产业迎来转机 水泥价格现“触底反弹”现象

更新日期: 2016年08月18日 来源: 大河报 【字体:
摘要:近期,多位水泥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河南省水泥价格已开始出现回暖迹象。相比去年,今年7月份河南省水泥价格已上涨20~30元/每吨,不仅开始出现回升,而且与全国的价差也在不断缩小。

    近期,河南水泥价格已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作为全国第二大水泥生产省份,长期以来,由于行业分散、竞争激烈,在价格上基本保持每吨低于全国30~40元的水平。 
 
    水泥价格“触底反弹” 
 
    从2011年就走向滑坡的水泥价格,终于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 
 
    近期,多位水泥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河南省水泥价格已开始出现回暖迹象。相比去年,今年7月份河南省水泥价格已上涨20~30元/每吨,不仅开始出现回升,而且与全国的价差也在不断缩小。 
 
    “河南一直是全国水泥的价格洼地,现在价差缩小到10元/吨左右,说明河南企业的经营正在好转。”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全国第二大水泥生产省份,长期以来,由于行业分散、竞争激烈,在价格上基本保持每吨低于全国30~40元的水平。但在2015年全行业价格急跌的过程中,河南水泥行业的跌幅得到控制,并在今年逐步反弹。“前期的压力过大,企业都在忙于转型或升级,如今价格的回升,也是行业‘卧薪尝胆’的一个表现。” 
 
    事实上,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淘汰落后产能,河南走得并不晚。早在2011年水泥价格处于顶峰之时,就已有地方政府认识到过剩的危害,并引导当地水泥企业减产转型。如华新、中材集团等企业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理项目,在垃圾处理方面开辟新的市场。再如邓州市设定了5个乡镇近30万户的生活垃圾水泥窑高温煅烧处理计划,在每年消化约5万吨生活垃圾的同时,为水泥厂节省近1万吨标准煤使用。到2012年12月底,河南省已经有113家企业全部关停并拆除了相关落后产能设备。“前前后后已经有超过200家水泥企业关停或者转产,市场上留下来的大多是配置较高的生产企业。” 
 
    这些“前期工作”,显然为如今价格的回升,提供了基础。在全国基本面跌破2005年价位时,河南水泥价格则略高于本地2005年行情。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水泥涨价条件已经具备,企业补利润动力足,这次价格回升还有上涨空间。“河南水泥企业抱团取暖的意愿明显,这也将拉动水泥价格走出近几年来的低谷。” 
 
    而随着目前水泥量价的双双回稳,以及行业错峰生产和整合的速度加快,行业资讯分析师认为,行业经济效益积极向好迹象,将在下半年开始释放。“河南水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降幅将收窄,虽然行业整体运行状况一般,但亏损额将会逐步缩小。” 
 
    供需关系仍未完全改善 
 
    虽然水泥价格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但是对于河南水泥企业来说,产能过剩,依旧是头上的阴影。 
 
    分析人士坦言,此次河南水泥价格上涨的主因,还是因为前期大雨洪水造成的需求反弹以及即将迎来的需求旺季所带来的预期。“从河南的情况来看,产能过剩依旧存在,供需关系经过多年调整,依旧没有完全改善。” 
 
    这种说法也得到行业人士刘先生的认同。他举例,目前河南省的熟料设计产能是9300万吨,但实际产能已达到1.1亿吨以上,同时需求仅7500万吨,过剩率超过1/3。而今年1-6月份,河南省水泥产量已达7853万吨,出现同比超2%的增幅。“水泥整体产能过剩率仍然接近40%。” 
 
    今年7月,同力(240元/吨,0%)水泥发布中报预告,称该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盈利仅为50万-200万元,相比上一年同期盈利7315.9万元,盈利水平出现大幅下降。而多位水泥行业人士也表示,企业依旧处于盈亏边缘,价格上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盈利能力。“区域内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虽然现在出现积极向好的迹象,但是整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位水泥行业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持续加压的环保压力,也让行业企业感到压力巨大。8月11日,河南省环保厅制定下发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将对包括水泥在内的涉气行业进行全面排查和监管,还将在10月底前,对2741家涉气“散乱差”污染企业进行关停、清退、淘汰。与此同时,河南省相关部委也要求水泥行业企业严格执行河南省委18号文和省政府117号文防治大气污染的错峰生产要求。原则上在2020年前将不再上新的熟料生产线,并淘汰规模在2000T/D以下熟料生产线及能耗和环保不达标的3000T/D生产线。 
 
    “行情、市场都决定,下一步河南水泥企业的主要推进方向,将是兼并重组与探索产销一体化模式。”刘先生表示,在水泥行业,目前我省形成了天瑞、中联、同力三家鼎立的局面。但市场份额一直没有更大的占有突破,市场较为分散,互相掣肘,这不利于行业的整体技术提升以及价格的拉动。而随着去产能和环保压力的继续增加,行情不佳的水泥行业将会迎来一次洗牌。“以龙头为代表的企业将通过发行兼并债等方式,拉拢优秀二线企业。至于小散企业则将在市场、环保、产能三方压力下逐步退出市场,改变河南‘强者不强、弱者不弱’的行业格局,完成市场供需和价格的平衡。”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