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资讯详情

海螺水泥川渝区域发展历程

更新日期: 2016年10月09日 作者: 陈曦 来源: 海螺水泥 【字体:
摘要:截至2016年7月,川渝区域拥有重庆海螺、广元海螺、达州海螺、梁平海螺、巴中海螺、南威水泥等六家公司,总资产69.2亿元,共计10条熟料生产线,9套余热发电系统,18台水泥磨,余热发电装机容量85.5MW,拥有员工2760余人,累计实现利润26.69亿元。

  “川渝”为四川省、重庆市简称,古称“巴蜀”,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她位于四川盆地,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气候的多变,而气候的多变则导致了地理资源的丰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川渝地区也正以有利的地理区位、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以及优越的政策优势逐渐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引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008年4月20日,海螺集团与重庆市忠县政府签署重庆海螺项目投资协议,迈出了海螺在川渝区域从无到有的第一步。截至2016年7月,川渝区域拥有重庆海螺、广元海螺、达州海螺、梁平海螺、巴中海螺、南威水泥等六家公司,总资产69.2亿元,共计10条熟料生产线,9套余热发电系统,18台水泥磨,余热发电装机容量85.5MW,拥有员工2760余人,累计实现利润26.69亿元。

工程建设篇

  在海螺集团巩固华东、决战华南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持地震灾区重建和对口支援的号召,落实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经集团投资委员会充分论证,确定在重庆忠县,四川达州、广元分别规划建设大型水泥熟料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8年4月20日,海螺集团与重庆市忠县政府正式签署《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为海螺集团全面参与西部大开发,进入西部地区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是集团公司面向全国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2008年6月8日,海螺集团与四川达州市大竹县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协议约定,海螺拟投资15亿元,在大竹县总体规划建设2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440万吨的水泥粉磨系统和1套18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以及必要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

  2008年7月4日,海螺集团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7月17日,广元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海螺水泥正式落户朝天区。

  签约后,2008年7月30日,重庆、广元、达州三公司首批14人从芜湖出发进驻川渝项目现场,标志着川渝三个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正式拉开了集团挥师西南、拓展川渝市场的大幕。8月8日,第二批援建人员分别从芜湖、扶绥、池州、铜陵、宣城、英德等地赶赴项目工地,正式进驻现场。

  在集团公司的关怀下,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尽可能给员工创造好一点的工作生活条件”的指示精神,三公司的全体干部员工,克服远离集团总部、前期人员少等困难,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利用拆迁留用房、当地居民出租房和抗震棚,在条件相对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大家齐动手,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解决了吃、住、行、通信和办公问题,具备了正常生活和办公条件,周例会、早会等运行机制转入正常状态。

  川渝区域矿山地形复杂、山高路远,重庆、达州、广元三公司矿山距主厂区较远,工程战线长,由于交通不便,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十分困难,材料基本靠人力肩挑背驮。为加快施工进度,矿山员工加班加点,在现场搭简易帐篷,吃住在矿山,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自营工程。自营期间,三公司主厂区、廊道、自营工程挖填方总量达1200余万方,修筑廊道近20公里,跨越崇山峻岭、深沟险壑,创造了世界水泥行业矿山工程建设的奇迹。

重庆海螺

  2010年3月18日,时任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参加完重庆市水泥协会2010年年会之后,专程到重庆海螺公司视察指导工作。他在看到设备安装现场一片紧张忙碌,工程建设进度稳步推进时,谈到“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忠县政府就积极酝酿招商引资建设大型水泥项目,但是因现场建设条件恶劣,技术上、经济上、运行控制上都存在很大难度,因此迟迟未能实施。但海螺人敢为人先,不畏艰辛,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难题,终于圆了忠县人民十多年的水泥梦,因此感谢海螺,感谢全体海螺人。”

2010年3月中国水泥协会原会长雷前治到重庆海螺调研

  在集团的深切关怀和各专业部室的大力支持下,川渝区域矿山道路、皮带廊道、隧道平洞施工先后告捷,项目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一、二线先后建成投产,各类权证批文相继取得,生产经营日趋完善,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影响力。2010年1月30日达州海螺首条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2010年3月12日广元海螺首条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2010年6月29日,重庆海螺首条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2011年4月6日,重庆海螺第二条熟料生产线点火投产;2011年5月27日,达州海螺第二条熟料生产线点火投产,2012年4月14日,第四台水泥磨投产,二期工程顺利结束;2011年7月,广元二期工程全面建设完成,配套办公、生活设施同期完成。

  至此,三公司建设已初步成型,产能跃居川渝区域水泥行业前列,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龙头位置,成为各公司所在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公司建设难度之大、效率之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海螺速度”成为了务实、高效的代名词。

2010年1月30日达州海螺一期竣工投产

2011年4月6日重庆海螺二期生产线竣工投产

  “十二五”开局之年,为完善海螺集团在重庆的区域市场布局,川渝区域对区域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到重庆梁平县拥有一条已经取得环评、核准、土地预审批文的5000吨水泥项目,由于投资方资金等原因,至今未建。多方调研后,集团认为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前景较好,值得投资建设。2011年11月1日,集团与梁平县政府签订《梁平海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投资协议》;2011年12月1日,梁平海螺正式注册成立;2012年2月24日地勘单位进场放线施工;2014年初粉磨站顺利通过验收进入生产阶段,1月6日梁平海螺发运第一车水泥;2014年8月19日成功实现石灰石破碎系统和输送系统的联动负荷试车;2014年8月26日,熟料生产线线正式投产运行。

2011年11月1日签署梁平海螺投资协议

  南威水泥是海螺集团在川渝区域收购的第一家粉磨站,配套2×3.8米水泥磨,产能100万吨。2012年1月8日,海螺水泥、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人民政府、南威水泥项目股东方代表在芜湖共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2012年2月3日,海螺水泥收购南威水泥正式进行管理权交接。交接后,区域成立帮扶组进行驻点帮扶工作,逐步导入海螺成熟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制定标准规章制度,梳理存在问题,拟定整改优化计划,全力以赴技改完善,实现了平稳过渡。2月26日熟料生产线顺利点火,全面恢复生产和销售工作。

2012年1月8日签署南威水泥《股权转让协议》

  2012年 2月29日,集团与南江县政府签署巴中海螺投资协议,计划投资9亿元,规划建设1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22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和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2013年4月28日,巴中海螺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12月28日,熟料生产线点火投产。巴中海螺项目的落地,为巴中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巴中也成为海螺在川东北地区投资发展的战略新起点。

2014年12月28日巴中熟料生产线点火投产

  

经营发展篇

  2008年7月22日,海螺水泥川渝区域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任命柯秋璧同志担任区域主任;2011年2月21日任命李晓波担任区域主任;2013年6月7日任命卜华松担任区域主任;2014年7月21日任命区域副主任汪哲伍主持区域工作;2014年10月10日任命柯秋璧同志兼任区域主任,主持区域工作;2015年9月30日任命万长宝担任区域常务副主任,主持区域工作。

  川渝区域自成立以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库区建设和灾后重建的机遇,注重统筹区域资源,着力抓好生产运行和供销两个市场建设。为更好地发挥区域管理职能,区域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区域管理委员会工作准则》,成立销售、供应、财务、生产工艺安全环保、品质、机电、矿山、工程、人事行政等9个专业管理小组,修订完善各专业组工作职责,对照管理职责制定了区域管理奖惩办法,发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区域各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技术对口帮扶、统一招聘、集中采购、互查互纠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互补,进一步提高了区域运行质量及专业管控水平,不断加快区域自身发展。

  实现区域联动统筹, 加强供销两个市场建设。在2010年区域三公司投产之初,按照新增产能拓展要求,加大了市场信息收集力度,跟进了解市场产、销、存、价格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各自公司所在区位运输及市场优势,利用水泥发运返空车及原燃材料运输船只进行水泥产品对流,既降低了运输费用,又掌控了运力和物流通道,通过扎实市场工作和竞争策略,迅速打开了市场局面。

  2011年区域三条熟料生产线及四台水泥磨投产后,为加强市场开拓,实现产销有序衔接,各公司加大重点工程公关,分别取得了达陕高速、兰渝铁路等二十多个重点工程的水泥供应权,较好地支撑了水泥销量的提升。2012年以来,随着西部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区域认真研判市场走势,严格执行年度营销策略定位,按照“核心市场增效、外围市场拓量”的原则,实施“一厂一策”,全力拓展销售市场,促进产能发挥,实现年度销量逐年提升。同时,结合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区域各公司充分发挥规模采购优势,做实供应市场调研,将经营压力向工厂上游传递,积极开展价格谈判,把握采购节奏,做好淡季廉价资源储备;实行供销联动、区域联动,充分利用回头车船资源,降低物流费用;加强直供渠道关系维护,推动闲置物资、积压物资的使用及调剂,实现了原材料经济供应。

  强化生产组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刷新历史最优记录。2010年初,达州生产线顺利点火,并一次性投料成功,成为四川省5.12地震后签约第一个投产水泥项目,创造了集团达产达标的最短时间记录;2011年重庆海螺1#窑创造半年熟料产量104.84万吨的记录,广元海螺1#窑运行周期超过100天,创下了区域成立以来单线和西部单线最好运行记录;2012年重庆海螺两台窑共18个月运转率100%,1#窑连续运行176天,2#窑连续运行248天,创造了区域运行最好成绩;2013年重庆海螺1#窑连续运行200天,余热发电机组连续运转280天,达州海螺2#窑创纪录连续运行160天;2014年广元海螺2#窑连续运行周期达154天,达州海螺全年大窑运转率11个月达到100%。

  转变用工观念,创新薪酬激励机制,用工优化效果明显。区域学习借鉴和县盘景、沂南中联等同行业和集团内兄弟公司的先进用工管理经验,开展合岗并责、人员优化工作,用工优化效果较为显著,2016上半年区域平均用工较定编优化率19.93%,较年度用工计划优化率9.54%,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4.03%。推进管理架构重组,优化劳动组合,梁平海螺、南威海螺将制造分厂、水泥分厂进行合并;重庆海螺将生产安全处、质量控制处、工程处合并,将制造分厂6个工段合并为2个工段1个技术室,实行管理机构扁平化;达州海螺通过实行锅炉巡检和窑巡检岗位合并、发运局控和袋装发货岗位合并等方式优化17人。结合产销情况,合理安排作业班次调整。南威海螺通过问卷调查、区域会审议、召开职代会、签署集体工资协商协议、人社局备案等程序,4月份全面实现三班三运转;广元海螺在水泥分厂及办公室保卫班组试行三班两运转;梁平海螺矿山分厂实行单班生产。探索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减少用工。巴中海螺、梁平海螺门岗安装了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和员工进出指纹识别系统,实现了门岗无人值守;巴中海螺将总降监控画面接入中控,优化总降值班岗位人员;重庆海螺实现CKK地磅无人值守。

社会关怀篇

  自2008年海螺入驻川渝以来,得到了重庆市、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8年时间里,川渝区域以集团各专业部室为强大后盾,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集团拓展西部的宏伟战略,而且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推动了当地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兑现了海螺集团对灾区恢复重建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庄严承诺,以负责任、讲信誉的态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同行业、舆论媒体及消费者的一致认可,赢得了广泛赞誉,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区域各公司建设期间,当地政府为解决项目拆迁户的安置问题,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重新建设,城镇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安置户的生活水准得到提高,成为当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典范;同时,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各公司积极通过社会招聘解决当地就业人员,目前区域80%的员工均系当地招聘,对于解决各公司所在地社会稳定和就地后靠的农村移民致富难等问题的发挥起到了重大作用。

重庆、广元海螺项目拆迁户集中安置区成为当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建设典范

  2009年9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视察广元海螺项目时,亲切地说:“感谢海螺集团对四川抗震救灾和重建工作的支持,希望海螺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成为世界知名品牌”。2008年11月24日,刘奇葆书记还视察了达州海螺项目。2011年8月27日,时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在视察忠县期间,约见了正在川渝区域进行项目调研的集团公司领导,对海螺集团和重庆海螺项目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表示赞许,希望海螺做大做强,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9年9月刘奇葆书记视察广元海螺时与海螺干部员工合影留念

  在三峡库区首条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综合处置环保一体化项目建设期间,2014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到重庆海螺公司视察,现场听取项目专题汇报。项目建成运行后,国务院三峡办领导、重庆市、县等政府部门多次到访调研,大公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社会影响力。

  凭借突出的经营业绩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川渝区域各公司多次荣获全国及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奖励,有力提升了海螺水泥在川渝的良好形象:每年,各公司均为所在地纳税前十强;2014年,重庆海螺烧成班组荣获全国“李斌式班组”荣誉称号,达州海螺荣获“达州市推动城市化进程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南威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荣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2015年,广元海螺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重庆海螺跻身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排名第62位。

  

企业文化篇

  区域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及后勤生活管理,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发动员工自己动手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加快推进现场环境整治和美化绿化进度,完善厂区安全、CIS标识,放置了风景石,种植了花卉,制作了喷泉、亭子等景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厂环境。同时,各公司以分厂为单位还建立了果园、菜园、鸡场、鱼塘、农场等,提升了工厂品位、营造了和谐氛围、丰富了业余生活、改善了人文气息。

  区域组织举办班组长培训班及中层管理培训班,拓宽各级管理人员视野,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每月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员工认同感;区域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展开互动,踊跃参加各种大型社会活动,扩大海螺在地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

  为贯彻落实“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区域多次召开区域管理委员会议,各公司先后召开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班组建设工作。在区域的统筹安排下,各公司围绕以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班组建设试点,以软、硬件同步建设和以点带面为抓手,持续推进班组建设工作。在区域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区域工段班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班组氛围日益浓厚。

  八年间,川渝区域已在发展和壮大的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面对当前经济新常态,川渝区域迅速展开部署应对,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一强三冠”目标,全力抢夺市场份额,优化拓宽采购渠道,深入开展对标管理,不断推进机制创新和用工优化,全面提质增效,努力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