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乔龙德:建材行业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更新日期: 2017年04月18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今年的工作安排上,补短板要做到三个一批:重点领域、重点新兴产业要突破一批;发展建材服务业要形成一批;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发展要升级一批。这三个一批做好了,补短板的工作就能落地。当然这仅仅是方向上提出来要突破,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分工落实。还有,关于“走出去”,前面已经有过讨论,在这方面主要还是在工作的转向上,要把“走出去”作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基本工作来做,掌握信息研究策略,争取政策突破,一年比一年势头旺。这是潮流也是趋势。

    今年全国两会上,“‘十三五’规划”、“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制造业提振”、“对外发展战略”等成为热点话题。两会之后,各行各业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所展开的行动也开始启动了。2017年的春天,给人的感觉与往年不同,阳光更加明媚。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的九大重点工作任务,每一项都与建材行业息息相关。其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是建材行业面对的、需要推进落实的艰巨任务。
 
    两会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所发生的变化作出新的判断,并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新的部署,那么具体到当前的建材行业,又该如何正确理性认识行业热点难点?行业转型升级的拐点是否已经显现?传统建材的去产能工作如何开展?新兴建材的发展方向到底在哪儿?建材服务业的发展支撑在哪儿,目前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请他结合今年两会精神,为我们解读行业现况,把脉产业发展前景。
 
    行业转型的出路和重点
 
    当前我国建材工业的重点就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绿色建材、发展建材服务业、加快“走出去”发展。方向很明确,而且有空间,行业和企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当此之际,需要企业根据自身优势,认真分析抉择,确定自己的发展途径。
 
    记者: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形势稳中趋好,各行各业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政府对经济也有了新的判断,《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改革调整政策的一系列举措已很明确。前不久,同您一起调研建材行业的大型企业,并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我的感受是去产能、增效益的任务非常紧迫、非常重要也非常艰巨,同时,建材行业面向未来,还需要拓展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当下,如何提升和继续发展传统建材产业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此,请您站在2017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结合两会深化改革的精神,谈谈传统产业和整个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出路。
 
    乔龙德: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建材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成就为世界所瞩目。站在发展的角度,我国建材工业下一步的出路和发展重点,我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化、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政府一直很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对我们建材产业来讲,传统建材产业占据了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70%~80%,这个格局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虽然转型好多年了,但到现在还没有很大的改变。建材行业要发展,一定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条路一齐走,没有了其中任何一条,那肯定都是要出问题的。如何把握好这两条路呢?其中传统建材还发不发展?怎么发展?传统建材的产量还要不要发展?生产线要不要建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
 
    毋庸置疑,传统建材的发展方向肯定是提升式发展,而且是向新需求,向高端、精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现在的传统建材产业若还要像以前那样,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二十几,既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险的,因为不能再有量的增加,只有质的提高和价的提升。从产量上看传统产业目前正处于平稳阶段,每年保持着2%~3%的增长速度,但从销售收入来讲,传统产业销售收入的增长一定要高于产量的增长。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那就是向高端发展,向特殊需要发展,向高附加值发展。
 
    传统产业中,水泥和平板玻璃的产量都已供过于求了,不能再增加新的生产线了。目前整个建材行业都在调整结构,希望减少传统产业的比重和份额,增加新兴产业比重,但从实际结果看,费了很大劲,真正的新兴产业每年增加一两个百分点都很困难。为什么呢?既有传统产业所占的基数太大的原因,也有发展新兴产业难度大的原因,即便传统产业每年减少,新兴产业每年增加,也一时调整不过来。以两个人的收入为例,一个人月收入2万元,另一个人月收入5000元,低收入者拼命工作,年底涨工资提高了20%,也就多了1000元,而高收入者只需增长5%,就可以多1000元,所以低收入者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赶不上高收入者的。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整个建材工业结构直到目前才开始真正有所转变。当传统建材的产量有着较大增长的时期,想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是很有局限性的。只有在传统产业的产量不再增长,而且一部分通过功能、性能的改变转向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真正加快步伐后,才有可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转变的方向就是向高端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再以水泥业为例,现在水泥年产量24亿吨,未来一定会逐渐减少到一个相对平台数,比如到20亿吨时,水泥工业总产值会不会减少?回答是不会减少!因为经过品种结构的调整,水泥附加值得到提升,价格自然提升,很可能会由现在的300元/吨卖到400元/吨甚至500元/吨,这是市场发展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产量虽然减少了,但是利润却比现在更高,总产值当然不会减少。经过去年和今年的调整,目前的水泥价格是有些上升,一直在300元/吨徘徊,但还没有到位,是在原地踏步。去年水泥工业实现利润500多亿元,大家都很高兴,但我认为这刚刚走到半路上,还没上岸呢。当前这个数字是因为前年的水泥价格无序竞争跌得厉害,掉到深沟里了,现在看到价格上来一点,就觉得见到了阳光,很高兴,其实距离我们的预期目标和历史最好水平还很远。
 
    以水泥为首的整个传统建材产业下一步就是要朝着高端、绿色化、高附加值和延伸服务方向发展。产品品种要跟随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改变。现在提倡取消32.5水泥,若干年后还有可能就要取消42.5水泥,市场对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提供的产品就要遵循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的用途、功能和质量,同时相应的标准也在提升,这样一来,价格利润也就自然要往上升。
 
    记者:那么,行业传统还有哪些发展的空间呢?
 
    乔龙德:提到传统经济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其实中央现在提到的发展实体经济很大程度上主要还是传统制造业这一块。因为虽然一直在扶持和发展新兴产业,但是目前这些新兴产业还顶不了气候,如果传统产业发展慢了,新兴产业由于基数太小,发展速度又跟不上,我们的稳增长就会出现问题。这就如同一个家庭,有高收入者支撑,人均收入就不会太低,产业的发展也是这个道理。当前,我国传统产业的支撑作用是很明显的,其作用也是绝对不能低估的。所以这就要求传统产业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功能性能之后,创造新的需求,带来新的增长。
 
    第二个是补短板。
 
    补短板应顺着两条线发展。
 
    第一条线是以发展绿色建材和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的范围很广,有的传统产业一旦迈入高端就进入了新兴产业。可以说,新兴产业是两股力量在一起发展:一股力量是传统产业提升后转变过来的,另一股力量是新增加的产品。这两股力量同时构成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要补新兴产业这块短板,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它是结构调整的重头戏。
 
    相对而言,新兴产业技术含量要高,能耗少,环保水平更好,所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就是意味着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支撑。
 
    第二条线就是建材服务业的发展。从整个建材工业来看,以前,我们重视的是建材加工制造,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根据市场变化,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有的企业已拥有自己的服务产业,比如水泥企业的原材料及产品销售运输都是自己在做,可以做到一条龙服务;多数企业是自己做一部分服务,剩下的靠外包服务;有的企业则纯粹让第三方做服务。
 
    做建材产品的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上游的原燃料自己供应,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一条龙,成本自然更低,周期也相对较短;搞设计装备制造的企业,从研发到设计、到装备制造、施工,再到技术改造一条龙;搞中介、咨询、信息、软件方案设计服务的,把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就可以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值。现在的玻璃企业的销售,是由玻璃经销商进行二次销售,如果玻璃企业自己做销售,就会在销售过程中知道用户需要什么,然后与用户沟通,再决定自己产品质量和品种改变的方向,接地气。这样一来,从生产、经营管理运行到销售,所有的服务由玻璃企业自己做,成本会大为减少,经济效益也会提升。
 
    记者:建材行业的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建材服务业是不是也应该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而现实中,我们好像还看不到这个局面,这是为什么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