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水泥企业奔跑在“一带一路” 各大央企成绩单亮点纷呈

更新日期: 2017年05月04日 作者: 王雪青 祁豆豆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字体:
摘要:海螺水泥2016年海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40%,主要得益于在印度、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水泥生产线投产。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的重组,进一步完善了海外建材装备、工程、制造、仓储、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企业协同开展国际工程建设,打造我国建材产能和装备“走出去”的国家新名片。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三年多来,建筑建材、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资源能源及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的各大央企积极响应,海外业务订单及投资并购数量劲增。在此期间,经过不断探索,央企“抱团出海”渐成潮流,不仅扩大了各企业的业务规模,更加深了企业间的合作深度。

    效益篇:海外业务劲增

    随着央企积极部署“一带一路”,越来越多海外项目签约、落地,相关上市公司交出了亮眼的海外业务“成绩单”,其中尤以沪市的一批建筑建材、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资源能源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型上市企业最具代表性。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领域,建筑、建材、钢铁、设备制造等基建类沪市上市公司通过工程承包、海外建厂、产品出口等占得先机。在国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建筑类上市公司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实现大幅增长。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目前沪市建筑类上市公司共有46家,其中17家有海外业务收入,2015年共实现海外收入2259亿元,同比增长17%。部分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海外项目经验,已率先实现“一带一路”项目优势对接。其中,仅中国电建一家企业就签署了52个“一带一路”项目,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等四家企业各自签署项目10个以上,共涉及金额约4300亿元,地域分布以巴基斯坦、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和安哥拉、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为主。

    2016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步伐,双向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60亿美元,增长9.7%,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的47.7%。

    中国中冶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重点布局多边合作、互联互通及“一带一路”涉及的区域市场,对30多个重要目标市场进行深度开发和聚焦式营销。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新签合同额573.1亿元,同比增长39.5%。目前公司在建海外项目共329 个,合同金额165.77亿美元。其中,重大海外工程类项目(合同额大于1亿美元)共37个,合同额126.71亿美元,占在建项目总合同额的76.44%。

    钢铁、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亦是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沪市28家建材类上市公司中,12家有来自海外的业务收入,2015年海外收入总金额达78亿元,同比增长18%。这些企业在印度、马来西亚、老挝、蒙古等国建设了大量钢材、水泥、玻璃等建材生产线,其中水泥技术工程及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就企业而言,海螺水泥2016年海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40%,主要得益于在印度、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水泥生产线投产。

    据不完全统计,深市也有28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产品出口、工程建设、设立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收购资产等多种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深市主板为例,有49家上市公司积极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在63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其中招商蛇口形成了“前港、中区、后城”的生态发展路径,将“蛇口样本”在吉布提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

    特色篇:“抱团出海”招式多

    记者注意到,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央企强强联合展开项目合作,甚至通过股权合作“抱团出海”的案例日益增多,一方面可以增加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减少内部竞争的有效方式。

    “从行业来说,中国的装备制造、通信信号、基本建设、运营管理以及金融企业,更容易实现抱团出海。”有国资研究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比项目合作更进一步的是股权上的整合。同中国中车一样,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的重组,进一步完善了海外建材装备、工程、制造、仓储、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企业协同开展国际工程建设,打造我国建材产能和装备“走出去”的国家新名片。

    从产能“走出去”的角度来说,加强海外投资并购等资本运作是快速进入当地市场的重要途径。中交集团通过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工程企业John Holland公司的100%股权,成功进入澳大利亚基建市场尤其是铁路建设市场,并计划依托该公司进一步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市场抢滩布局。中交集团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将通过兼并收购方式,为拓展相关市场提供保障。

    当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如何实现产能在全球的重新布局,达到多方共赢,将是一个长期的命题。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