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将在京召开

更新日期: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字体:
摘要: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定于2017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

 

    长期以来,中国水泥工业被定格为“两高一资”产业,即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原材料产业。说起水泥,虽然承认不可或缺,因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财富主要都是由水泥混凝土建筑物承载,但是又认为水泥是严重污染产业。其实,水泥产业低排放甚至超低排放的水平,随着工艺和环保技术的进步、发展而提升。在很多人印象中污染环境的立窑、湿法窑等落后水泥工厂早已成过去时,不见踪影。现在,所有见过中国现代化的新型干法水泥工厂的政府领导和社会人士没有不感慨和赞叹的。尤其在晚上,现代化水泥工厂壮观的100多米高预热器塔架和工业建筑群已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美景。目前中国现代化水泥工程技术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的水平已得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广泛认可,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水泥工业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的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水泥工业固废利用就已占全国固废利用量的30%左右。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相较于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多重天然优势。首先现代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一大特点是高浓度碱性物料的预热、预分解。此过程通过化学反应吸附中和了烟气中的酸性组分,消除了二噁英生成的前驱体,相较于垃圾焚烧过程大量使用碱性中和物质具有较大优势。除此以外,水泥窑协同处置是一站式终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不像垃圾焚烧炉二次产生飞灰这样的危废物以及需要二次处理的炉底渣。在协同处置中,可根据垃圾和废物的物化特性(例如固态、液态、颗粒尺寸等)在窑头、分解炉等部位或生料粉磨等过程中投入,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对垃圾废物中的无机组分,可吸收,可固溶,这也是包括垃圾焚烧炉在内的其它高温窑炉所不具备的。
 
    而且现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烟气和物料在窑内高温下滞留的时间相比在垃圾焚烧炉内长数倍。这种高温下的长流程确保了各种废弃物(含部分危废)的彻底分解。目前环保部门确认多达37种危废物(危废种类多达50大类之多,37种仅是危废中的一小部分)可被水泥窑协同处置,这也是垃圾焚烧炉所不具备的特殊能力。
 
    总体上,技术创新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各类工业固废、城市垃圾、污泥、污染土和部分危险废弃物,无论在生产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和水泥熟料产品质量上,还是在资源利用和环境控制指标方面,均是可行的、安全的、可靠的,环保的,也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水泥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进程,为美化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定于2017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
 
    借此大会盛大召开之际,也是水泥工业向环保功能产业转型的重大宣示,是水泥企业勇于担当生态环保责任的宣示,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创新发展成就的展示,当然也是协同处置废弃物为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做贡献的展示,促使社会各界提高对水泥工业向环保功能产业转型的重视。
 
    本次会议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和水泥工业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旨,全面总结政策、科技、标准规范、商业模式、实践运营、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创新发展经验,促进政府、水泥企业、研发设计单位、装备及工程服务企业、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打造水泥窑协同处置政企交流、会企合作、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和产融结合的平台。
 
    本次大会将邀请工信部、环保部、省市政府等主管部门领导及有关单位解读国家有关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政策法规,并提出工作推进指导意见;介绍地方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政策和工作措施,交流地方创新发展经验;解读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环保、质量、安全标准和规程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大会还将为与会代表提供技术交流平台,组织国内外研发机构交流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工艺和装备创新,发布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并表彰一批水泥窑协同处置先进企业(示范工程)和工艺技术装备创新单位,推广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邀请水泥窑协同处置先进企业(示范工程)详细介绍发展经验,检阅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创新发展水平。此外大会特邀金融投资机构发起专项基金,为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同期大会还将开展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成就展,并组织参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水泥窑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展示中国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创新和工程建设成就,以及为社会环保和绿色生态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联合主办,邀请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政府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建材联合会、水泥协会领导,各大企业集团、水泥企业、水泥窑协同处置联盟成员单位、研发设计单位、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及工程服务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的领导、研发人员,以及媒体的代表。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