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水泥行业错峰生产为各地环境改善做出贡献

更新日期: 2018年03月06日 作者: 朱颖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目前,全国多地都启动了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工作。部分省份还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倒逼企业严格执行。

 

    2014年水泥行业率先推行错峰生产至今已有4年。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北方15省市2016年在冬季期间共减少熟料产量23792.71万吨,减少燃煤消耗28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57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727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6.1万吨。错峰生产对减轻大气污染,以及重污染天气期间空气质量和环境改善有明显的作用,得到了工信部、环保部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5年,工信部和环保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决定北方地区在2015—2016年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错峰生产。2016年,国办发﹝2016﹞34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把错峰生产作为化解水泥行业产能严重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在采暖地区的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错峰生产,其他地区水泥熟料装置在春节期间和酷暑伏天也应错峰生产。
 
    2017年11月,工信部、环保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26”城市部分工业行业2017-2018年秋冬季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错峰生产已经成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主要措施,为了有效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减轻污染程度,很多南方地区也陆续开展了错峰生产工作,错峰生产的范围不断扩大,时间更长,执行更加严格,错峰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对化解产能过剩,提升行业效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黑龙江: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在2016~2017年度采暖期共减少燃煤消耗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2.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550吨,减少粉尘排放24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吨,实现了节能减排目的。
 
    吉林:吉林省环保厅大气处负责同志出示了一组数据,错峰生产执行三年以来,雾霾明显减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迈上了新台阶,以pm10为例,从2014年高达92微克每立方米到2017年11月底,PM10累积均值已经降到66微克每立方米,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四川:2017年四川省水泥行业加大力度推进错峰生产工作,通过错峰生产,减少燃煤消耗5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13万吨,减少NOx排放5.14万吨,减少熟料产量4633万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8年错峰生产的目标是每条线不少于100天,切实控制产能、产量,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湖北:2017年是全省水泥行业开展错峰生产的第一年,全省53条窑线累计停窑3500天,减少熟料产量1221万吨,累计减少燃煤消耗167万吨。
 
    山东:2017年冬季,按照两部委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山东省水泥企业严格落实冬季采暖期间错峰生产。据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现有规模及正常生产的水泥旋窑企业59家,共有82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不含2000t/d以下及已停产生产线)。11月15日起实施错峰生产,截至目前,除部分地区有承担民生供暖、危废及垃圾处理等个别生产线之外,其余企业生产线全部处于停产状态,执行情况较好。本次全省冬季错峰生产在采暖季期间,将极大的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总量,实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零排放,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出突出贡献。
 
    内蒙古:2017年,全区共72条水泥窑中62条窑执行错峰生产停窑计划。未停的10条,其中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的8条窑采用与传统窑型企业置换产能,定价包销熟料产品方式进行错峰生产。1条承担冬季余热供暖,待取暖期过后补齐。1条协同处置危废,执行全年保证错峰具体方案。蒙东地区水泥窑企业主动按黑、吉、辽错峰5个月要求,延长一个月错峰期。全区由错峰生产减少产能约4000万吨/年。
 
    目前,全国多地都启动了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工作。部分省份还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倒逼企业严格执行。如河南省就规定,全省所有水泥、铸造企业必须落实国家错峰生产要求,严禁擅自恢复生产,凡是执行不到位的,将一律对生产用电实施断电措施。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