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新疆将继续坚持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

更新日期: 2018年11月28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到目前为止,下游商混站、建筑施工单位已经完全适应取消32.5等级水泥带来的变化,享受其带来的好处。正因为如此,新疆建材行管办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新疆将坚定不移地取消32.5等级水泥。

    11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27项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第3号修改单)在列,并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第3号修改单取消了32.5R强度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
 
    作为第一个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的省份,第3号修改单的公布对其水泥行业是否会产生影响?新疆是否还将继续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它又该如何应对外来32.5、32.5R等级矿渣、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带着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新疆建材行管办的相关负责同志。
 
    “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将继续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
 
    “第3号修改单的公布与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并不会产生冲突,不会对新疆造成太大影响。”新疆建材行管办的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他表示,在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32.5等级水泥取消之前,新疆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截至2017年底,新疆共有水泥企业109家,其中水泥粉磨站39家,拥有各类水泥熟料生产线87条,水泥产能近1亿吨,产能严重过剩。2015产能利用率39%。2016年水泥产能利用率42%。2015年全行业亏损15亿元,亏损面85%以上。2016年减亏80%。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人数每年以1000多人的速度递减,减员减薪形势严峻。
 
    在此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管理办公室经过了严格、全面的调查论证,连续两次召开全疆水泥企业法人代表会议,通过讨论,形成取消32.5等级水泥的一致意见,还组织召开由经信、建筑、质监、建材等方面参加的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对取消32.5等级水泥及C30以下等级混凝土提前退出市场的可行性的意见。此外,与建设部门共同制定了《取消32.5强度等级水泥全面提高水泥产品档次指导方案》,从水泥生产到工程验收的各环节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取消32.5等级水泥后带来的变化等。
 
    经过一年多时间,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的积极意义也逐渐被行业所论证。他表示,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以来,相当于压减产能50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市场供需矛盾,对改善新疆水泥市场竞争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显著提升行业经营效果,根据新疆建材行办统计数据,2017年新疆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3亿元以上,一举扭转了连续三年亏损局面;进一步加强建筑质量的保障,由于高标号水泥的使用推广,新疆工程建筑物的质量明显提升;商混企业成本并无明显上升,商混企业在之前使用32.5水泥时,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在240kg左右;使用42.5水泥后,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降至160~180kg,由于单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减少,促成商混企业成本并无明显上升。
 
    到目前为止,下游商混站、建筑施工单位已经完全适应取消32.5等级水泥带来的变化,享受其带来的好处。正因为如此,他表示,新疆将坚定不移地取消32.5等级水泥。
 
    通过提高疆内建筑标准
    应对外来32.5等级水泥
 
    虽然复合硅酸盐水泥32.5强度等级(PC32.5R等级)在第3修改单中被废止,但是仍然保留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32.5和32.5R等级强度标准。因此,在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外省32.5等级和32.5R等级的特定品种的水泥流入的问题。
 
    对此,新疆建材行管办的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在第3号修改单公布之前,即PC32.5R水泥没有废止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也存在,新疆主要是通过提高建筑的设计、施工标准来应对外省32.5等级水泥流入的问题。
 
    例如,新疆建材行管办通过与建设部门共同制定了《取消32.5强度等级水泥全面提高水泥产品档次指导方案》,并转发至各地住建部门及设计、标准、造价、审图、监理、质监、施工等单位,从水泥生产到工程验收的各环节,明确要求不能使用32.5等级水泥。因此,即便外省32.5等级水泥流入到新疆地区,也不能使用到工程上。
 
    但是,他同时也表示,这一办法仅限于约束32.5等级水泥不使用于正规的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民间的使用则很难控制。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