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宋志平参加摩根士丹利“2008中国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

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盈利能力充满信心

更新日期: 2008年06月24日 来源: 中国建材 【字体:

 

     6月17日~19日,摩根士丹利在京举办了首届“与龙共舞——2008中国高峰论坛”。在高峰论坛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参加了“中国自然资源战略专题研讨会”,并发表了演讲;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12场一对一见面会,与14家投资机构的25名投资者进行了面对面会谈,就投资者关注的公司水泥业务板块所处区域水泥市场发展趋势、水泥价格走向、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及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进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这些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发展战略、联合重组的进展以及推动的管理整合等给予充分肯定,对中国建材水泥业务未来的盈利能力充满了信心。

    论坛上,宋志平就水泥行业产业政策、市场态势、投资风险等发表了演讲。宋志平认为:目前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黄金季节。首先中国有旺盛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水泥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水泥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年需求量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 2007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13.6亿吨,较上年增长9.9%,全年的价格基本保持稳中有升的走势。今年的水泥产量国家发改委预测为14.5亿吨,未来几年,随着雪灾、震灾地区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建设等,对水泥的旺盛需求将不会改变。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行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逐渐向好。2007年我国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水泥总量的比例已达到55%;产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排列在前十位的大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比重已从2006年的18%提高到23%。产业集中度提高,大水泥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市场环境逐步向好,水泥价格将会平稳上升。三是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成效明显,2007年国家对小水泥的淘汰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700万吨,为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四是以央企为主的联合重组推动了水泥工业由大变强的步伐。中国水泥的产量虽然占到了全球的近50%,是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不是强国。大而不强的现状为建材大企业集团提供了发展机遇。特别是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国家重点支持结构调整的大型水泥企业的项目投资、重组兼并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集团积极开展联合重组,增加企业集中度和大企业实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五是从世界水泥市场看,目前水泥平均价格在100美元/吨左右,而中国的水泥价格平均仅为25美元/吨,有较大差距;另外从水泥与钢铁比价来看,国际上水泥和钢铁的价格比为1:3,中国目前为1:10~15,因此中国水泥价格上升潜力巨大。

    他说,作为央企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建材正是抓住了水泥行业这一机遇期,实现了快速发展。近两年,中国建材坚持区域发展战略,在符合战略区域、能取得良好效益、有区域协同和风险可控的联合重组原则指导下,抓住淮海经济区和东南经济区需求强劲、企业集中度低没有大型企业等特点,快速进行联合重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产能规模迅速扩大。同时通过实施区域原燃材料集中采购、价格协同以及推行余热发电技术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回报。

    宋志平的演讲赢得了投资者的肯定和赞许。

    据了解,今年初以来,中国建材加大内部管理整合力度,旗下水泥业务板块核心企业中联水泥迅速实施集中采购,南方水泥逐步推行煤炭等材料的集中采购试点;利用波峰波谷的电价差异合理安排生产、推广余热发电技术等多种途径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在淮海经济区和东南经济区区域龙头优势,推动水泥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据悉,下半年南方水泥下属企业将全面推进以集中、统一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三五”管理整合。

    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发展战略、提升盈利能力的种种举措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赞赏。特别是瑞银的分析师不久前到南方水泥浙江企业实地考察后,认为市场低估了中国建材的价值和浙江地区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建材所属水泥区域水泥平均价持续上涨与公司毛利持续改善、成本转嫁能力大大提升、新的联合重组加快等是中国建材未来盈利增长的有力支撑,对中国建材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日前瑞银在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中国建材的目标价由26.4港元调高至30.6港元。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