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良性发展重要障碍

更新日期: 2013年05月24日 来源: 金融时报 【字体:
摘要:日前有报道称,国家将出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指导意见”,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工信部等多部委对此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意见,不久将以书面形式报送国务院。产能过剩之所以需要重拳治理,不仅是因为这一问题影响着正在进行中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影响着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并因此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可以说,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障碍。

  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正蓄势待发。

  日前有报道称,国家将出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指导意见”,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工信部等多部委对此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意见,不久将以书面形式报送国务院。

  产能过剩之所以需要重拳治理,不仅是因为这一问题影响着正在进行中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影响着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并因此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可以说,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障碍。

  今年来,人们普遍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货币增速“火热”与实体经济“冰冷”。

  从货币增速看,截至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03.26万亿元,同比增加16.1%,这一增幅不仅高于3月份的15.7%,也高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M2增幅13%的目标;1月至4月,人民币新增贷款3.5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6亿元,这一增量甚至已占去年全年新增贷款82038亿元的43%;前4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6亿元,占去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57631亿元的50.2%。

  毫无疑问,今年前4个月,货币投放从数据上看,确实呈现出“火热”状态。然而,如此多的货币投放,却没有产生像当年“四万亿”投入后对经济增长立竿见影的刺激效果。相反,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滑至荣枯线附近的50.6;4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下滑至2.4%,创去年10月份以来最大降幅。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913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增速比1至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与经济增速联系紧密的很多投资种类均出现放缓,前4个月,我国制造业投资32255亿元,增长18.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828亿元,增长13.6%,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下降、制造业疲软……既然如此多的货币投放未能刺激经济增长,那么,货币跑到哪里去了?

  产能过剩行业对资金的过度消耗,显然是答案之一。

  目前产能过剩的行业,除了传统行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造船外,也包括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行业。这些过剩产能大多是过去地方政府为扩大投资、稳定经济增长而上马的项目,更是在2009年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后,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实际,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投资,最终造成的产能过剩。

  问题是,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投资或鼓励企业投资的上述项目的银行贷款,如今都到了集中偿还期。为了维持运转,也为了保持地方经济增速不减,这些到期贷款都有强烈的借新还旧需求,而银行为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不良率上升,也被迫继续向这些产能过剩行业中的投资项目投放贷款。

  由于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其生产处于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状态,同行业之间为了保证自己的市场,不得不展开恶性竞争。因此,银行信贷投放到这些行业后,不仅无法产生货币乘数效应,也不会增强其投资扩张动力,更无法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对经济的拉动力,最终使银行体系充沛的流动性,大量“沉淀”在产能过剩行业中。

  产能过剩行业对货币政策而言,类似“黑洞”。它吞噬流动性,却不贡献经济增长率,使得经济不景气时期常用的“宽货币”刺激政策难施拳脚,甚至无能为力。尽管政府已意识到了治理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在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的背景下,仅依靠一个指导意见来推进,能收获多大成效,尚需观察。

  特别是,当前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一些地方政府在GDP增长、就业、税收等压力下,仍期待通过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新一轮产能过剩还在“创造”。比如,目前各地都公布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逾20万亿元。如果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继续增加,供求失衡继续加剧,那么,新增银行贷款与过往银行贷款累积下来的借新还旧压力,最终将会严重制约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使得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错位继续加大。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