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行业:加速洗牌 战略建仓

更新日期: 2006年10月22日 【字体:
  政策扶持加速产业集中
 
  政府加大对重点水泥集团的扶持力度,将有助于解决一直困扰国内水泥龙头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整合,未来的兼并重组将加剧;通过兼并重组壮大的水泥集团,更有条件进一步兼并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提高。
 
  可以预期,未来水泥行业洗牌将加速,区域性龙头企业在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的并购也将愈演愈烈。未来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将以形成区域龙头企业为主:一方面,国内有实力的水泥企业对目标市场周边的中小水泥企业进行各种层次的“联合”,以期成为区域水泥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外资水泥巨头在国内水泥市场积极布局设点,对国内水泥企业形成压力,加速上述区域龙头企业进一步兼并的步伐。
 
  而在并购重组中,无论是作为并购者还是作为被并购者,都是市场的赢家:作为并购者,通过并购有望实现规模效应或协同效应,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目标;作为被并购者,可以通过与并购者谈判,谋取一个相对理想的“卖价”,收回投资,并得到一定的回报。
 
  四因素促使业绩走出低谷
 
  2006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5.44亿吨,同比增速达20.8%。从水泥行业的运行来看,2006年上半年,水泥市场价格逐月稳步上涨,水泥成本基本维持在2005年年底的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国水泥行业实行利润44.01亿元,同比增长141.29%。水泥行业正走出2005年的低谷。上半年,水泥行业之所以能走出低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因素使然:
 
  水泥需求旺盛
 
  2006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呈现稳中趋增的发展态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64万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房地产投资为7694.59亿元,同比增长24.2%。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销率达到99%。水泥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带动水泥需求的快速增长。
 
  结构调控步伐加快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材料可以替代它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泥、特别是采用新型干法技术生产的水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占全国水泥熟料总产能的比重,由2002年的16%提高到2005年超过40%。值得一提的是,2003、2004、2005年我国新型干法熟料能力分别增长0.8、1.3和1.02亿吨,增速分别达到67.94%、65.05%和30.88%。截至2006年6月底,全国已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645条,熟料生产能力46613万吨。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的增长速度高于水泥产量的增长速度,水泥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
 
  行业集中度提高
 
  水泥行业不仅有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问题,而且存在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新建扩建和兼并重组,2005年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集团水泥产量超过1.65亿吨,市场份额由2004年12.45%提高到13.68%,水泥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20家水泥类上市公司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年报数据分析表明:整体上来看,水泥类上市公司经营增收更增效,经营业绩大幅增长。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20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为152.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73%。从利润总额来看,20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合计为10.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9亿元,增幅接近4倍,达398.50%。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大幅增长,则其净利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数据来看,20家水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为50906.63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合计仅为3894.26万元,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47012.3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12倍。
 
  从环比来看,水泥板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呈季节性波动:2006年一、二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9.1亿元、93.2亿元;与此同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则由第一季度的1.62亿元和-0.09亿元分别增长到第二季度的9.13亿元和5.19亿元,季节性波动明显。第三季度,水泥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主要原燃料煤炭的价格因整体供大于求而有所下降,正直施工旺季,水泥产能得到充分释放,包括东北在内的部分地区水泥脱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水泥企业继续第二季度经营业绩的良好势头。预计第四季度,尽管北方地区受施工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外,南方地区因接近年关,施工企业将为抢工程进度而对水泥需求将继续旺盛,总起来看,第四季度水泥形势要明显好于上年同期。综合下半年,水泥板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将超过上半年,有望继续提升。
 
  行业重点公司推介
 
  水泥上市公司在水泥行业中处于行业龙头,其生产规模和经营业绩一般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作为扶持对象的上市公司不仅能取得政策支持,而且有望获得并购红利。已经并购(或:被并购)的水泥企业,其经营业绩有望走向上升通道,公司将会进入“价值创造”阶段;而潜在并购(或:被并购)的水泥企业,其公司处在“价值发现”阶段。无论是进入“价值创造”的公司,还是存在“价值发现”的公司,都是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的公司。这类公司包括:海螺水泥(600585)、华新水泥(600801)、冀东水泥(000401)、亚泰集团(600881)、天山股份(000877)等。
 
  海螺水泥(600585
 
  重组并购成就“霸业”
 
  公司的前身是安徽省宁国水泥厂,目前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及销售商。截至2005年底,公司在华东和华南区域的11个熟料生产基地熟料总产能已达4,550万吨,23家水泥粉磨工厂的水泥总产能已达6,15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海螺水泥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转动了重组并购的轮子,驶入发展的快速道。通过1+1>2的兼并重组,使企业成为区域龙头,是海螺水泥崛起的一个重要法宝。海螺水泥正是通过兼并重组,一步步从宁国走到芜湖,走出安徽,走向华南。
 
  华新水泥(600801
 
  Holchin成为实际控制人
 
  公司已形成年产1200万吨熟料、220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成为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的战略重组进入实施阶段:公司拟以不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内公司A股股票均价的120%的价格,向HolchinB.V.定向增资发行1.6亿A股。HolchinB.V.是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和销售商之一HolcimLtd.(以下简称“Holcim”)全资拥有的子公司。HolchinB.V.目前持有公司B股8,5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11%。此次战略投资实施完成后,HolchinB.V.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Holcim将通过HolchinB.V.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而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天山股份(000877
 
  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入主
 
  天山股份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经营商和最大的油井水泥生产基地,是全国重要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公司在全疆水泥生产能力达700多万吨,水泥产能占全疆的60%以上,市场份额占全疆的50%,在新疆水泥市场居于主导地位。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入主天山股份,正是看中了天山股份的优质资产和在行业中的突出地位。公司未来将依托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做强主业。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计划把其在境内已有的和新建的水泥产业未来都将注入天山水泥,将天山水泥打造成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内部唯一的水泥公司。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先后注资1.4亿元的天山股份在广东云浮市投资建设的日产5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该项目预计2007年1月份投产,计划投产后产生效益时再注回天山股份,该项目将给天山股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亚泰集团(600881
 
  东北最大水泥生产企业
 
  水泥产业是公司的支柱产业。公司拥有四条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熟料生产线,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比较优势十分明显。通过产业整合和专业分工,形成了熟料基地、散装水泥基地、商品混凝土基地、仓储基地,并组建了专业的水泥销售公司。并购哈尔滨水泥厂使公司水泥销售区域从吉林省迅速扩张至黑龙江地区,占据了吉黑两省的长吉经济带、哈大齐经济带的主要市场,其中长春市场的占有率达70%、哈尔滨市场的占有率达40%。亚泰集团还将采取独资及合资方式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设了两个煤矿(年生产能力150万吨),保证水泥产业发展对燃煤的需要。
 
来源:证券时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