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业:区域并购将是投资主线

更新日期: 2006年12月26日 【字体:
    今年前3季度,全国水泥总产量8.7亿吨,累计同比增长20.7%,预计今年全年产量将接近12亿吨,全国水泥总产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大约将新增生产线76条,新增产能7600万吨,与2006年预计投产的7800万吨接近,未来新建产能扩张过快的局面将得到缓和  把握升浪起点。同时大规模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设已由东部地区转向西部地区,有利于平衡区域性产能落差。
 
    对2007年水泥行业的整体判断:2007年新增产能比2004和2005年高峰期有明显降低。市场需求方面,受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2007年对水泥的需求有所增加,水泥价格也有所回升。同时电力煤炭等综合成本将会有一定的下降,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2007年水泥行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将进一步好转,逐步走出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的周期性低谷。
 
    区域并购将成热点
 
    水泥行业的发展主要通过产能的扩张和并购来实现。由于世界各主要市场基本已经饱和,后进入者通过新建生产线的方式将使区域内的竞争更加激烈,而通过资本纽带进行企业间的并购实现区域性市场的垄断是一种现实选择。
 
    我国水泥产能已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但是行业集中度很低,2005年我国10大水泥集团合计产量1.65亿吨,合计市场份额为15%,也只相当于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的产量。集中度过低的行业结构加上总体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一家企业具有垄断市场和控制产品价格的能力,转而只能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来提高竞争力。但是在煤炭、电力占到成本60%以上、新型干法工艺迅速大规模普及的条件下,进行成本控制取得竞争优势的潜力非常有限。
 
    随着市场的发展,国内大型水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由成本控制转向价格控制,未来水泥市场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对区域市场价格具有一定影响和控制力的企业。国内水泥市场价格远低于成熟市场,这也说明只要改变国内水泥市场的结构,提高区域内市场集中度,水泥价格才有提升空间。水泥企业并购重组,是国内区域龙头企业实现扩张的重要战略,区域并购将是未来行业主要的投资机会。
 
    技术装备竞争力增强
 
    国内水泥投资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水泥技术装备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技术水平提高。目前日产5000吨生产线基本实现国产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代表水泥工业先进水平的日产万吨特大型新型干法生产线全世界共有7条,而海螺集团就占4条。
 
    国内大型成套水泥装备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改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可靠,成本优势明显,具有从设计、施工、制造、安装,到工程总承包的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我国水泥成套技术装备及工程建设服务出口规模逐年扩大,项目遍及20多个国家,合作伙伴主要是La-farge 、Holcim等国际水泥巨头,2005年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已接近30%的份额。
 
  国内市场方面,2010年水泥预计产量12.5亿吨,其中PC窑水泥比重提高到70%,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合计需新增产能约4.5亿吨,平均每年需新增1亿吨,相当于50条5000t/d的水泥生产线,未来3-5年内市场潜力仍然很大。国际市场,许多沉寂多年的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新建或者更新生产线的需求,其中最大的市场是中东产油地区,另外一个重点区域是俄罗斯和东欧以及新兴的亚洲工业化国家。未来5年内,世界水泥工业及其装备将迎来一个高潮, 我国国内的水泥装备工业正面临着扩大国际市场的良机。
 
来源:证券之星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