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价格周报:华东企业限产推动价格上调

更新日期: 2014年11月18日 作者: 董馨谣,李攀 来源: 中银国际证券 【字体:

    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上升0.65%

    据数字水泥网的消息显示,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前一周继续走高,幅度为0.65%。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有安徽、江苏和陕西,不同地区价格上调20-30元/吨;价格下跌区域主要是湖南常州和益阳等部分地区,下调幅度20-30元/吨。11月中上旬,尽管下游市场需求不尽如人意,但整体价格继续保持震荡上扬趋势,主要是依靠华东部分地区企业执行行业自律推动。

    华北地区价格保持平稳。APEC峰会结束,京津冀地区停产的水泥生产线、车辆限行以及建筑工程基本都恢复正常,但下游需求并未出现迅速提升,尤其北京市场部分工程启动较慢。石家庄地区进入最后赶工期阶段,企业发货恢复较好,邯郸、邢台地区下游需求环比有所减少,部分小企业已停止生产;天津和山西地区下游需求仍然较差,企业出货环比略降,市场即将进入淡季。

    华东地区P.O42.5水泥价格环比前一周上涨1.3%。安徽和江苏部分地区水泥价格继续上调,幅度30元/吨。11月14日,安徽合肥、巢湖地区水泥和熟料价格同时上调,水泥价格大幅上调30元/吨,熟料上调20元/吨。进入四季度涨价期以来,巢湖地区价格一直低于周边区域,以至于其他地区价格上涨不够稳定,从此次推涨情况来看,各企业相对比较齐心,一方面有停产20%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年底临近企业也希望多增加利润。江苏南京地区高标号水泥价格上调30元/吨,一方面南京地区下游需求量环比明显增加,部分企业达到产销平衡,另一方面企业为完成全年销售和利润目标,统一推动价格上调。此外,近期苏北和鲁南地区水泥价格也将上调20-30元;苏锡常地区大部分企业公布上调30元/吨,海螺暂稳观望为主。浙北受外围低价水泥冲击影响,企业出货量继续减少,主导企业出货仅在7成左右,部分小企业水泥价格有所回落,海螺和南方两大企业价格平稳运行。杭州地区价格上调早于周边市场,因此在安徽和江苏低价水泥进入后,整体市场行情略显不稳,部分中小企业价格出现回落,主导企业海螺和南方水泥一直未正式下调,随着后期安徽沿江和江苏地区价格走高,预计杭州市场将会趋于稳定。江西、福建和上海地区水泥价格继续保持平稳。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在企业限产控制供给的情况下(浙江、苏南和巢湖停产7天,减产20%),再次出现上调,考虑到下游需求整体表现乏力,预计此次价格将是今年最后一次上调,而企业大力推动价格上调也主要是为维持现有价格稳定。

     中南地区价格稳中走低。11月9日开始,湖南部分地区水泥价格步入下行通道,隆回南方对怀化区域熟料暗降30元/吨;另外,长沙部分企业袋装水泥价格下调20-30元/吨;益阳地区水泥价格下调30元/吨;常德地区水泥价格下调20-30元/吨。价格下调主要原因是近期湖南地区降雨频繁,下游需求受到抑制,尤其是农村市场,企业销售明显下降,库存快速上升,部分企业已达库满状态,预计后期湖南其它地区价格也将会跟随下调。珠三角地区水泥价格保持平稳,雨水天气较多,下游需求受到一定影响,企业库存环比增加,主导企业在60%-70%。广西地区水泥价格平稳运行,受雨水天气影响,外围地区未跟随南宁、贵港价格上调,南宁企业库存随之走高,均在60%左右。

     西南地区价格平稳为主。重庆海螺在渝东北地区跟随西南、华新价格上调20元/吨;成都企业依旧在呼吁旺季价格上调,但成果并不明显,农村市场恢复稍好,部分企业低标号袋装水泥价格上调5-10元/吨,高标号散装未能执行到位;贵州地区水泥价格变化不大,随着新增产能实现满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出货趋弱运行。

     西北地区P.O42.5水泥价格环比前一周上涨1.6%。陕西关中区域宝鸡、西安、咸阳地区水泥价格再次拉涨,低标号走高15元/吨,高标号走高25元/吨。10月末,关中区域首次出现价格上调,并且上调后下游需求未出现明显下降,企业信心增加,为进一步接近全年利润目标,企业采取再次上调价格政策,后期市场成交是否稳定,需进一步跟踪。甘肃、宁夏地区水泥价格依旧平稳运行,随着天气逐渐转冷,下游需求开始萎缩。

     水泥库容比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

     上周全国水泥库容比约为69.6%,环比前一周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和中南地区库容比环比分别上升1.9和3.1个百分点,其他各地区库容比水平基本保持平稳。目前,东北地区库容比最高,约为77.5%,中南地区最低,约为65.7%。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从基本面来看,今年水泥市场整体趋弱运行,部分地区资金紧张问题仍压制需求,但是企业推涨意愿较强,全国水泥价格持续小幅上涨。11月份,华东、中南部分地区水泥价格继续保持小幅上涨,价格上涨主要仍靠企业自律推动。

    后期多地天气开始转冷,价格将逐渐趋稳。上周全国水泥库容比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至69.6%,相比去年同期上升7.3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房地产全面放松限贷政策带来了预期的改善,投资增速下滑情况或将有所好转,基建方面,4季度预计投资环比有所提升,整体水泥需求也将有所改善。长期来看,水泥新增产能不断放缓,现有产能也开始谋求绿色转型,未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有较大发展空间。目前企业也在积极争取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环保业务的发展有望促进整个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若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相关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也将会促进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供需关系改善。个股方面,长期关注具有低成本优势以及受益于未来行业资源整合的华东地区龙头海螺水泥(600585.CH/人民币18.09;0914.HK/港币25.35,买入),关注弹性较大以及大力发展水泥环保产业的华新水泥(600801.CH/人民币8.08,买入),以及受益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以及一体化建设的金隅股份(601992.CH/人民币6.94,谨慎买入;2009.HK/港币6.11,买入)和冀东水泥(000401.CH/人民币8.94,谨慎买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