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垃圾发电"套餐"进入内地开辟环保市场

更新日期: 2014年11月27日 来源: 欧洲时报 【字体:

    在内地水泥行业受困于产能过剩之际,一些企业开始尝试推出水泥制造、垃圾焚烧和火力发电的“产业套餐”,发挥资源互补的协同效应,继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水泥产品的竞争力,又利用各地解决垃圾围城的契机,在环保行业开辟新的战场。

    产业套餐难推进 垃圾焚烧遇难题

    不过,在水泥、垃圾处理以及发电分属于不同部门管辖的情况下,这种产业套餐的推进也较为艰难。

    在台湾花莲,和平水泥厂和电厂比肩而立,台湾水泥在这里打造了一个产业小套餐:火电厂发电后的废料粉煤灰以及排烟设备产生的脱硫石膏全部免于处理,而是直接运往水泥厂作为水泥制造的原料,从而达到成本双降低的效果。

    而在水泥厂搭配发电厂的基础上,台湾水泥又尝试将垃圾焚化厂也加入到套餐之中。

    台泥集团董事长辜成允告诉记者,垃圾焚烧要做到环保必须解决两个难题:其一是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灰渣中有许多重金属,直接填埋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其二是对垃圾的中低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危险的二噁英,如果不继续投入成本,用高温分解掉这种物质,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生活垃圾和水泥协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将垃圾填埋场加入到套餐之中。一方面,垃圾焚烧后含重金属的灰渣可以和发电厂的灰渣一样用于水泥的原料,另一方面,水泥窑制作时的温度在1800度左右,这样的温度足以分解掉二噁英,从而降低垃圾焚烧厂的成本。而关键的是,在原有的配搭中,水泥厂和垃圾焚烧厂都是和发电厂相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水泥制作加垃圾焚烧加发电厂成为一个跨领域的产业套餐。

    辜成允透露,在大陆,台泥目前已经在贵州安顺市的平坝县做了第一个水泥厂结合生活垃圾的试点,目前已经在施工中。在重庆的工厂,他们也致力于试点将生活垃圾跟水泥协同处理。

    在辜成允看来,这种协同处理有着明显的好处。如果是单一的垃圾焚化厂,当地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体现为净支出,需要向焚化厂支付垃圾处理费用;而将水泥垃圾和发电结合起来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电从电网获得收入,从而缓解财政压力。

    循环经济套餐推行难

    不过,在分头监管的情况下,这种循环经济的套餐推行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问题首先在于兼顾的分割,相比于水泥厂和垃圾焚化厂,电厂的建造需要更高层级的审批;其次是地方也缺少积极性。

    辜成允坦言,相比于垃圾焚烧,许多地方仍选择垃圾填埋。后者从长期看对环境的危害更大,但短期内成本较低。而且,在这个套餐提出之前,许多地方的都将可盈利的垃圾发电单独发展,此时打包到“套餐”中也殊为不易。

    他提醒说,生活垃圾就是一般的厨余、塑料袋,对于水和空气并不是影响那么大,真正影响大的是工业垃圾,还有医疗垃圾,这些东西会对地下水产生很严重的污染,甚至会传播疾病。所以水泥搭配垃圾焚烧和发电的产业套餐,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