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水泥行业的创新之路【下】

更新日期: 2015年12月11日 作者: 谢克平 【字体:
摘要:当今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赞成创新思想。因为唯有创新”,人类才能立足于地球,国家才能立足于世界,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个人才能立足于社会。水泥虽不是新兴产业,但也必须靠创新求生存、求发展,不创新就不能满足混凝土与各类工程的新要求,不创新就不能满足社会对节能减排的高标准要求。但是,要想回答水泥创新面临哪些困难;如何克服;有哪些课题;如何加快创新步伐……,还需要做深入的讨论和细致的工作。

【接上期】

3创新的主体到底是谁

当今社会上涌现出这么一批人,他们的活动能量不小,自以为能把握创新方向,判断节能项目的潜力,通过成立各种名目繁多的公司,利用借贷款的利息差额,既支持了节能工程的开展,又填饱了私囊。他们的嗅觉极其灵敏,在判断节能潜力的项目时,眼睛总是向上,动不动就说与政府某某官员熟悉,与某某名校的教授专家是朋友,他们以为谁的头衔大,谁就有权确定并推广某创新项目,似乎他们就是创新项目的主宰。

那么,领导果真是创新的最大动力吗?显然都知道不能这样说,但是为什么社会上会形成这么一种风气:只有与领导打交道,才可能走出创新之路(在很多人眼里是在追发财之路)呢?稍稍刨根问底,就可找出背后所反映的不健康因素,在阻碍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因此,不彻底解决“谁是创新的主力军”这个根本问题,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跟上、更不要说赶上世界的先进步伐。

曾经有位科技工作者,他二十年前就开发出用于电收尘器的新型电源,不仅收尘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而且还可节能一半,远优于当前袋收尘技术的效率,并在某些钢铁企业得到验证。但因为个人不善经营,缺乏资金,又求助无门,曾写信给国家科技部部长求援,但却石沉大海,一拖就是二十余年。而与此同时,袋收尘技术却以排放污染低而得到认可,国家也颁发文件,规定采用袋收尘技术,并要求电改袋。这位科技工作者现已年近八旬,虽然仍在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他的技术,也有了可喜成果,但大多水泥企业却完成了电改袋,或在建设时直接选用了袋收尘,他研发成果的应用市场已经越来越窄,如果再用这种新型电源反过来改造袋收尘,国家和企业又要蒙受一次巨大损失。类似的案例在中国绝非少数,即依靠官员掌握创新命脉的结果并不乐观,只依靠上级支持创新的路,也不会是捷径。

本来实践才是判断创新技术的唯一标准,我们的体制却偏偏要让半懂不懂技术的官员拍板,很难避免有价值的创新技术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之所以称官员们半懂不懂,是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且有专业学历,有些还曾是技术精英,怎能说不懂呢?但毕竟行政管理与技术开发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工作,时间一久,他们与实际、与从事技术的专家相比,共同语言会越来越少,理解程度越来越低。更何况,面对错综交叉的科学技术门类,任何人不可能门门精通,但他们却掌握科技创新的生杀大权。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无权的专家要服从于有权的官员。这种体制不仅严重窒息了科技创新通道,而且让官员有了腐败的可能。现在国家也正在压缩官员的审批权,不知这方面的审批能否通过经济规律去约束。

就以国家每年拨出大量支持创新的资金分配方法为例,现在依靠领导机关的层层审批,最后决定恩赐给某些大的科研机关或著名申报人。且不说这种路径中会耽误多少时间,要有多少误判,即使正确,也还要冒着大量资金被中间各层领导挪用的风险。而且最终养肥了一批靠三寸不烂之舌活动的人。如果将这笔经费让市场去判断与分配,通过银行根据项目未来的社会效益,实施专项的低息、甚至贴息贷款的办法,有偿地资助那些勇于创新的人,让研发者与应用者共同承担风险,也不会再有现在这种情况,无人追究每年国家拨款的下落。而他们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所得到的收益,也应归项目负责人支配,到那时,创新成果的评定与奖励,还用得着政府官员一言九鼎吗?那些依靠社会关系到处圈钱的混混们,也难以大摇大摆地生存下去。只有此时,创新之路才会在中华大地上越走越宽。

一切事实都说明,关键是如何调动群众中所蕴藏的积极性,挖掘出那些真正创新的先驱者,给予支持、鼓励与肯定。从这个角度说,提高中国创新速度的责任确实在于各级领导,政府官员理应当仁不让,他们可以从办公室写出支持创新的政策,及严格规范有利于创新的市场规则。然而,这些政策又必须走到基层、走入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说明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后,还要明确企业中谁是创新的生力军,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企业一线的工人及工程师。有人向企业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就找董事长,甚至狂称没有董事长参加,宣传创新技术的会议都不必举办。似乎只要董事长才是创新的龙头,他们不仅以此视为珍贵资源,将自己通天的交际能力作为优势,洋洋自得,四处游说,甚至不惜招摇撞骗。然而,在中国国有企业中,董事长、董事都变相成了官位,成了企业运营中的领导,这种对股份制企业管理体制的扭曲,实际影响着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际上,很多先进技术的应用,都是来自于技术人员的信息和意见,除非董事长自身在从事技术工作,亲自去干。在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更多只能是负有推动创新技术的责任,他负责资金筹措、支持、拍板及最后成果的市场调查。

创新的动力应当来自于群众,来自于基层的实践者。他们需要创新、他们有能力创新,他们天天都在创新。将所有的科技创新成果仔细查阅一遍,有哪一项不是来自于一线的工人、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呢?没有他们的聪明才智,只靠领导的发号施令,行吗?不要说研发创新技术需要技术知识,就是推广应用创新技术,也必须靠一线劳动者的创造性及经验。有些科技研发者,以为推广要比研发容易得多,以为有了技术成果,只要领导支持就可以了,他们忽略了创新技术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即任何科技成果的应用本身也是艰辛的研发。经常有些制造商看到别人成功的产品,就想仿造出售,但却很难成功地等同或超过人家,因为他们无法模仿应用条件。就以上述的收尘技术为例,新开发的电源在钢铁企业应用成功了,水泥行业就一定能成功吗?显然不能划等号,它会遇到大窑事故排放、粉尘物理性质不同等课题,这些都需要应用专业技术的支撑,行政领导则无能为力。

总之,不理顺政府与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不明确领导与员工在创新中的作用,创新发展就是空谈。

4水泥行业的创新之路在哪里

4.1 展望水泥行业的创新点

行业内的有识之士,正忙于回转窑处理城市垃圾及各种工业废渣、废料的研究,并已逐渐应用于生产中;对环保目标,降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也进行了实践尝试;装备制造商也在降低各种粉磨装备能耗,在降低磨损量上绞尽脑汁。但确实是水泥业的创新点,但仅仅如此吗?显然不是,我们的熟料热耗虽然已有100kg标煤/t熟料以下的纪录,但与理论热耗64kg标煤/t熟料还有相当差距;电耗也应有极大幅度地降低:熟料系统电耗完全可能降到50kWh/t以下,水泥本部电耗也能达到略高于20kWh/t的水平。显然,这些大目标既可依靠若干小的创新点累积实现,更需要某项大的创新技术突破。

但不只这些。我们的水泥质量、性能与现代混凝土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甚至还在犯着方向性错误,人家要求耐久,我们却在增强,而且以为增强就是为了耐久,不知过强的水泥并不利于耐久;我们生产水泥所掺用的熟料量仍有极大浪费,而要想节约,不是靠偷工减料,而是要想方设法让熟料粉磨后的粒径更多控制在3~32μm之间,只有如此,不仅熟料用量省下来,而且水泥的性能还能提高。这才是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大手笔创新。

4.2 行业管理的创新

为了解决当今供大于求的市场窘况,国家曾先后制订了废除立窑、传统回转窑,小型预分解窑生产线、小于Ф3.2m磨机等决策。然而,这些充其量只是淘汰落后,远还不是水泥业的创新。

面对遵循科学规律建厂的两条相背路线,面对矿山资源开采的不同做法,政府应该明确矿山是水泥企业的基本生产条件,不管多大规模的生产线,没有足够的矿山资源都应关闭;对矿山不实施计划开采的企业,要收回矿山开采权。这才是走宏观控制之路,它不仅是环境保护、行业持续发展的立脚之本,也才是提高水泥性能、降低能耗的根本举措。至于那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及对装备规模的限制,只要遵循市场规律,对煤电等能源实行定额差价制度,就能让违背客观规律的技术和装备,因能耗高而自行在市场中消亡,这样的消亡才能带来水泥工业的强盛和节能减排的大好形势。

可喜的是,在最近执行与酝酿确定落后产能的新方案中,包括加强了对能耗的重视,对熟料煤耗及粉磨电耗将实行阶梯价格,明确没有30年石灰石储量的企业,也应视同落后产能。这些政策显然比对规模的控制抓住了要害,让真正的落后产能现出原形。当然,按照我国的管理惯性,颁布政策到执行总有一个过程,而且社会上也一定会出现各种对策干扰,比如勘探部门会热起来,只要用钱就可以买到矿山的假储量等等。这些并不可怕,在相关政策出炉贯彻的同时,就要充足准备打假,更何况,中央的高压反腐态势已经在为此创造条件。

5 结语

文章写到这里,才知道创新之路的课题太大,仅靠数千字短文,无法说得清楚。喜看国家百业待兴,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一介草民只是履行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祖训,提出一些并不一定正确的想法,抛砖引玉。只盼水泥行业在国家创新政策的指引下,迅速跟上时代脚步,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产品,而且还能在社会节能减排总要求中,做出其它行业难以做出的应有贡献。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