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华润(01313)广西破局“垃圾围城” 水泥窑协同处置将垃圾“吃干榨净”

更新日期: 2017年09月28日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垃圾围城”是困扰着许多大城市管理者的城市病——填埋场占据珍贵的城市土地,也带来各类污染问题。垃圾焚烧发电在解决这种困扰上被寄予厚望,但它伴生的废气问题仍存在争议。

在广西宾阳,华润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方面的探索,或许可以为城市管理者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9月早些时候,记者实地探访了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的这一环保工程项目。

“‘吃干榨净’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重要优势。”华润集团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蓝屹对记者表示。接着,他拿起桌上的水杯,拧开反渗透系统的水管阀门,倒满一杯,当众饮尽。这杯“纯净水”便是该项目处置后的渗滤液,水质达到可饮用标准。

垃圾处置“零排放”

与垃圾堆填区远远就能闻到的刺鼻气味不同,记者在该项目探访的过程中没有闻到任何异味,整个厂区显得十分干净整洁。

据介绍,该项目可以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置“零排放”: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作为水泥生产原燃料100%利用,无固体废物或二次污染物排放;焚烧后的大气污染物经权威部门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垃圾预处理车间及输送系统采用负压操作技术,臭气被送入水泥窑经过高温煅烧完全分解,没有臭气外溢。而渗滤液经过“生化+膜深度处理”,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一类规定,并且全部回用,没有外排。

为响应2013年广西清洁乡村的行动,华润水泥(01313)宾阳县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于2015年12月8日建成投产,依托既有的日产3200吨的水泥生产线,设计城乡生活垃圾日处置量300吨。至2017年7月底已累计处置宾阳县城乡原生态生活垃圾约17万吨,基本能完全满足宾阳县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

据我国《“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15年,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采用技术的情况看来,全国有约66%的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置、31%以焚烧处置,3%为其他方式。上述规划提出,到2020年,填埋处理比例将降至43%、焚烧提升至54%。

另外,规划也提及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飞灰减量化、分类后有机垃圾生物处理等试点示范。

华润水泥总裁纪友红表示,目前全国多家大型水泥企业均在探索水泥窑垃圾协同处置方式,不过技术路线各不相同;当前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方式占约5%,较之前略有提升。

事实上,华润水泥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协同处置技术研发工作,以“环保+节能”为目标,探索公司特有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经过多方考量,最终确定采用热盘炉作为核心技术设备。

纪友红透露,目前的技术方案正常能做到每日水泥产能与垃圾处理量约10︰1的比例(即每日产能10吨的水泥生产线每日能配套处理1吨的城乡生活垃圾),依据需要也可扩展垃圾处理能力。

在处理成本方面,目前该项目获得的地方政府补贴约为120元每吨,大约刚好实现盈亏平衡,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彩珍表示,“但这较垃圾发电每吨180元至240元的政府补贴水平还有一定差异。”

纪友红续指,华润未来计划继续向其他水泥基地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并研究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

华润水泥中期财报显示,公司还有两处位于广西田阳县及云南弥渡县、日处理能力分别为500吨及300吨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原生态城乡生活垃圾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于2017年底前将会建成。

或协助香港垃圾处置问题

9月中,一系列关于香港废纸回收商停收废纸险些导致全港废纸无处堆放、拾荒老人失去收入来源的新闻在当地广受关注。在其背后积存已久的香港垃圾处理问题也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上述新闻的出现是因为过去内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废纸出口市场(2015年香港有约95%的废纸被运往内地),随着内地环保措施的加强,监管部门7月颁布新规收紧固体废物进口制度,导致既往香港大部分售往内地的废纸达不到进口质量标准而无法获得批文。

华润集团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蓝屹对记者表示,近期集团高层接触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向其建议华润在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协助香港处理生活垃圾问题。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相信水泥窑协同处置将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

官方数据显示,香港2015年制造的570万吨城市固体废物(包括居民、商业和工业活动产生的废物)中只有35%进行回收再造,剩下的65%全部运往堆填区处理,而现有堆填区也将很快饱和。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