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广东省水泥工业保持稳定增长

更新日期: 2005年11月30日 【字体:
    2004年广东省水泥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珠三角的发展带动了水泥市场需求,广东也成为水泥消费大省,每年水泥消耗量约占全国水泥总消耗量的10%以上,居全国第一,2004年水泥消耗量约达9800万吨。近年来水泥工业发展迅速,水泥工业投资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水泥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通过对2001年至2004年水泥产量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可以看出,水泥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同步增长。2000-2002三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变化不大,水泥产量增幅较小,最高时仅为4%,且2002年出现负增长;2003年固定资产增幅较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水泥产量也较上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略有回落,水泥产量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2.水泥工业投资持续高位增长。
 
    2001年起水泥工业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长,2001~2004年水泥工业投资年平均增幅高达124%,其中,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略有回落,而水泥工业投资增幅达到最高,为173%。2003年是广东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一年,水泥工业投资增幅有较大回落,但仍保持在103%的高位增长。
 
    水泥工业投资高速增长期发生在2002年,早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国水泥工业投资高速增长期。近4年来广东省水泥工业投资增长远远高于全国水泥工业投资增长,水泥工业投资显现过热迹象。
 
    3.新型干法产能迅速增长,新干生产线平均规模提高。
 
    2000年~2002年3年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没有变化,2003年起开始快速增长。2003年和2004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增速分别达到52%和86%;新型千法生产线平均规模由·2002年的161lt/d上升到2004年的2412t/d;2002年和2003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总产量比重较前两年有所下降,2004年开始有较大提高,达14.2%,但比重仍然偏低。截至2004年底,新型干法熟料产能为1202.8万吨,占全国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的3.71%,居全国第6位。
 
    4.产能过剩,价格大幅下滑。
 
    近年来新型千法水泥熟料产能迅速增加,海螺、台泥等大企业集团和外资企业纷纷在广东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由于水泥市场容量有限,立窑企业众多,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退出滞后,产能过剩现象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显现。水泥市场价格从2004年二季度开始大幅下滑,至2005年7月仍未能止住跌势。
 
    从2000年至2003年,P.032.5水泥价格基本在360元/吨左右波动,2002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上升,至2004年上升到最高419元/吨,之后开始一路下滑,至2005年8月跌至323元/吨的低位,且仍然有下跌空间。
 
    5.引发的思考
 
    广东省水泥工业发展向粤北、粤西和粤东转移,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华东地区。强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水泥投资者,市场压力逐渐加大。投资发展也遇到了如下问题:(1)立窑企业众多,退出滞后。(2)水泥产能过剩,市场价格下滑不止。(3)大集团集中建线,给本地企业带来巨大压力。(3)广东资源匮乏,不适于水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