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浙江省水泥工业的投资与发展

更新日期: 2005年11月30日 【字体:
    近年来浙江省水泥工业发展迅速,水泥产量由2000年底的4257万吨发展到2004年的8192万吨,4年间增加了3935万吨,年平均增速高达17.6%。水泥工业的迅猛发展与近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水泥工业的投资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水泥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增长。
 
    通过对2001年至2004年水泥产量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可以看出,水泥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增长。2003年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期,增长幅度高达36.31%,这一年也是水泥产量增幅最高的一年,达24.33%;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回落近11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增速也同步回落近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工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影响。
 
    2. 受市场需求影响,水泥工业投资甚猛。
 
    2002年水泥工业投资高速增长,先于本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并且连续两年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同时,浙江省水泥工业投资发展也早于全国水泥工业投资高速增长期,2002年水泥工业投资增速高达344.45%,而全国水泥工业投资2003年增幅达到101.2%。
 
    在这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拉动了水泥市场需求,为浙江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进行结构调整制造了先机。大量民营资本涌入水泥行业,加速了水泥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3.新型干法产能迅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居全国前列。
 
    近5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增速与水泥工业投资保持同步,水泥工业高速增长期也是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增长最快的时期,2002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增速高达286%。由此说明近年来水泥工业投资主要是用于新型千法生产线建设。
 
    新型干法生产线平均规模在逐步提高,由2001年的1000t/d增长到2145t/d。近5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年平均增速高达123%,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由2000年的3.94%提高到2004年的61.22%。截至2004年底,新型干法熟料产能为4715.1万吨,占全国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的14.53%,居全国首位。
 
    4.落后工艺退出滞后,水泥价格一路下滑。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不断下降。而投资效应的惯性上冲和新型干法产能施放的同时,落后生产工艺退出滞后,市场需求发生逆转,造成产能过剩,水泥市场价格从2003年起一路下滑,至2005年7月仍未能止住跌势。
 
    从2000年至2003年P.032.5水泥价格由273元/吨上升到339元/吨,而至今年7月则下降到229元/吨,两年间下降了32%。由于煤电运等价格上涨,水泥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加上价格下跌,利润空间大幅缩小。
 
    浙江省水泥工业产业抓住了市场需求增长的时机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产业结构调整走在了全国前列。结构调整必然迫使落后的工艺退出,但在市场旺盛的时候,有利可图,经营者不会放弃获利机会。随着市场需求下滑,利润空间缩小,将是淘汰落后工艺的时机。
 
    但是在投资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投资过于集中,新增产能增长过快,落后工艺退出滞后。(2)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初期规模过小,应加强整体规划,合理布局。(3)在产能扩张同时,对市场容量、产能布局、企业集中度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4)由于企业追求规模扩张时,过度投资,未能充分考虑市场低迷时期运营成本和资金,回流问题,使许多企业面临资金困难。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