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山东水泥行业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走向良性发展

更新日期: 2005年12月06日 【字体:
    山东水泥行业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企业数量减了,产量质量长了,在全国继续排行老大,以科技环保开路,正在走向良性发展。
 
    山东中联安厦水泥集团刚刚建成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它不仅让一个企业起死回生,而且成为枣庄市整个水泥产业上规模、上档次的标志。这条投资4亿元的生产线让已经困顿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山东中联安厦水泥集团董事长冯耀银是干了20多年的“老水泥”,他一直感慨从立窑到旋窑的步子迈晚了。
 
    冯耀银说:“压立窑上旋窑既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从我们企业来看,原来全是立窑生产线,基本上难以为继,自从旋窑生产线点火以来,企业状况一天比一天好。像我们现在这个企业,原来同类型产量要1千多人,现在只要200多人。”
 
    枣庄是山东水泥的主产区,产量占到全省的1/4。现有立窑生产线251条,生产能力2500万吨。然而,枣庄市水泥产量的增长,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靠新办企业、增加机立窑生产线的重复建设之路,全市立窑水泥企业一年排尘160多万吨,超过了多数企业的年产量,枣庄给人多年灰蒙蒙的记忆。去年以来,枣庄市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水泥业战略性重组,结合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山东鲁南、泉兴煤业、峄城榴园、中联安厦等七大水泥企业的资源配置为出发点,逐步实现区域水泥业的规模经济。同时坚决关停取缔年产10万吨以下水泥企业140多家,严格禁止新建立窑水泥生产线。资金投向上倾斜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优化生产布局,鼓励利用先进节能粉磨技术和装备,用大型水泥企业旋窑处置可燃废弃物,并对窑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发电。通过技术进步,使全市水泥企业尽快走上资源、环境和效益协调发展之路,枣庄这个传统煤城的天空也逐渐晴朗,2003年,空气质量优良的日子达到317天。经过强化措施,2004年6月份,枣庄市传统立窑水泥已经全部完成了环保改造,枣庄水泥由原先的传统产业变成了优势产业。
 
    枣庄水泥的变迁是全省水泥的缩影,宏观调控让山东水泥企业少了,产量增了,质量进一步提高。2004年1—10月份全省水泥产量完成9979.08万吨,增长27.96%,居全国第一位,在水泥总量中,旋窑水泥快速增长,价格稳中有升,据统计,2004年1—10月份山东旋窑水泥完成2300万吨,占水泥总量的23%,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在建的日产25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有18条,而正在筹建的还有近20条,预计到“十五”末山东的干法水泥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左右,占总量的40%。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