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山水集团张才奎访谈

更新日期: 2005年12月06日 【字体:
    张才奎的确是个好家长。“家”里的上万口人说起他,无不流露出钦佩之情。
 
    10年前,张才奎刚接任“山水”工作时,该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列全国67家重点水泥企业倒数第一,这个“家”破败不堪。职工心如散沙,1000多人的企业有300多人写请调报告,9年换了11届当家人。张才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进这家国企主持“家政”的。他当时惟一的要求是:“组织任命时要宣布我为书记兼厂长,不能说是厂长兼书记。”主管领导不解,他解释说:“我只要想到自己首先是个共产党员,就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因为共产党员就要为党为国分忧,为职工群众造福。” 面对这样一个企业,他没有退却,而是凭着“我不信共产党就搞不好自己的企业”的坚定信念,凭着对国家政策的准确把握,凭着政治思想优势的充分发挥,终于使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跳跃式”增长,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
 
    作为厂长,他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想着群众利益。他从关心、爱护、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换来了职工对企业的真情回报。职工们都迸发出了搞好企业的强烈愿望和满腔热情,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他依法治厂,严格管理的工作态度。山东水泥厂坚持把依法管理作为企业的永恒主题,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使企业管理走上了制度化、目标化轨道。
 
    作为厂长。他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拼搏,面对企业亏损、人心涣散、管理混乱以及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等一系列难题,他带领全厂干部职工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使企业由乱到治、由弱变强。他上任初期,工厂工资低、福利少、条件差、工作忙,他坦然面对这一切,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苦、顶得住诱惑,生活中勇于吃苦,终于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事迹。
 
    作为厂长,他拥有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山东水泥厂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坚持把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把争创一流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敢占行业之首,敢列系统之最,敢当国企先锋,敢立众人之先”,终于成为全国建材行业排头兵。他还在在企业中大力开展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和工作水平,实现“素质强检”;不断强化科技意识,增加科技手段。
 
    他坚信只要干群拧成一股绳,人人爱企如家,企业就没有搞不好的道理。就是为了自己的职工能过上不比别人差的生活,也要当好这个家长。
 
    他在上任后的第一次职工大会上说:“全厂职工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心甘情愿为你们服务。”这年春节,企业困难,拿不出钱来为职工谋福利,职工过节的蜂窝煤都没有着落。张才奎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带领20多名党员干部到本厂加工点做蜂窝煤,将80多吨蜂窝煤挨家挨户地送到职工家中,让职工感到了“家”的温暖。
 
    两本管理是张才奎上任伊始推出的治厂方略。所谓的两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降低成本”的管理模式,也即“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这一模式曾获第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他认为,管理不只是制约。“我信奉以人为本,因为要干好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人。”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的理性思考,他致力于“让企业内部形成非血缘的大家庭关系”,“让职工感到不断地有干头,不断地有想头,不断地有奔头,不断地有劲头”。而“对待干部要一用、二看、三提高、四调整;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从而使每一个干部真正搞明白“企业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做人的工作,搞好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用好人”。
 
    聚人心、降成本的指导方针,使企业在他上任的第一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让职工看到了“家”的希望。在此基础上,他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职工的拥护和响应。如今,企业已由10年前的亏损4000多万发展到今天的年产值10亿元,由一个破烂工厂变成了大型企业集团,由一个中型企业晋升为国内大二企业,跻身于全国建材500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先进水平。他个人先后被评为优秀青年企业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政治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1年,他所在的山东水泥厂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现在,他又把目光聚焦在“十五”,要建一座年产值达50个亿的全国最大的水泥城。
 
    张才奎的言行感动了职工。职工两次自发集资,要求重奖他们的好当家。几十位离退休职工在要求重奖张才奎的倡议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表示对张才奎的感激之情、敬佩之情,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这块土地上有真正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共产党员。”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