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从广东看建材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四个期待突破点

更新日期: 2005年12月28日 【字体:
    循环经济是以提高资源效率为核心,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目的,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科学理念和经济增长模式。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亦是国内建材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到2005年,广东省以水泥年产能超过9000万吨、建筑陶瓷年产能超过15亿平方米、建筑卫生陶瓷年产超过2000万件、玻璃深加工年产值逾一百亿元、墙体材料年产能超过110亿标准砖、建筑涂料年产能过60万吨等产业规模而成为国内建材产业规模居于伯仲之间的建材生产、制造、消费、流通、集散大省。2004年,建材产业在全广东省的工业产值贡献的比例是近4%,为此,建材产业被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的九大支柱产业之一。
 
    近日,在广东全省上下思考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人们普遍地感到了危机。大多数人都看到,当前,广东省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产加工重地,广东工业生产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来越敏感。因此,广东发展循环经济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引自《广州日报》报道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从土地储备看,广东省GDP每增加100亿元,就要耗用约61100亩土地,按此速度下去,要实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就要再用一个珠三角那么大的土地,广东将无地可用。从能源消耗上来看,GDP每增加100亿元,要耗能6422万吨标煤。按此速度,GDP比2000年翻两番,全省消耗能源将达到269亿吨煤,这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字。除此之外,水源、电力和环保的压力也非常大。
 
    《羊城晚报》的报道说,事实上,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广东省的经济规模大与资源量少的矛盾最为突出。2004年其GDP增长率进一步达到14%,规模达到1.61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9,财税总收占全国的1/7,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3,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1/4,居民储蓄额存款余额也占全国的1/7。然而,广东相当部分的经济增长仍靠得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的,资源约束矛盾非常尖锐,环境压力很大。与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广东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偏高,其万元GDP的废水排放量为 40.2吨(江苏为33.5吨,浙江为28.8吨,山东为19.8吨),其万元GDP的生化需氧量排放为7.3吨(江苏为6.1吨,浙江为7.1吨,山东为6.7吨)。至2004年,广东省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50%。煤、油、电等生产要素仍显紧张。2005年,广东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450万千瓦以上,约占电力需求的10%,为全国最缺电的地区之一。2005年的夏未初秋,珠三角地区的汽油连续一个月发生供应紧张,南粤“油荒”震动了中南海。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广东的当务之急,这是广东省上上下下的共识。
 
    而建材产业在其中的压力更为突出。因为建材产业是一门对能源和资源都高度依赖的产业,其自身有效地减少对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就是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有水泥企业500家左右,年产能9000多万吨;建筑陶瓷生产线1200条左右,年产能逾15亿平方米;浮法玻璃生产线近10条,年产能150万吨左右;还有数千家生产各种材质墙体材料的生产企业,年产能逾100亿块标砖。对比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和测算,广东省建材产业每年消耗的一次性能约占全省煤耗的1/5;电耗也约在1/10左右。另外,建材产业对矿产和物质资源的消耗比重亦占基本原材料产业的60%以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材产业降低能耗和寻找替代资源的使命非常重大。
 
    除了上述缘由外,广东省的建材产业还面临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能源、资源、环保、土地和人力的多重高成本等刚性的市场要素不可抗拒的向建材产业袭来,迫使建材产业必须对增长模式做出新的调整和取舍,而循环经济是广东建材产业走向节约型产业和可持续产业的唯一选择。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理论原则来衡量,广东省建材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使命也有三点。
 
    其一是自身对使用能源、资源的“减量”。近年来,广东省水泥制造业中的立窑逐步退出和新型干法旋窑的大力上马,就是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来促进水泥工业节约能源和资源。一些大型建筑陶瓷企业也在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水的“零排放”。已有一些企业在实践方面走在了前面。
 
    其二是有效延长产品寿命和产品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要达到“再利用”的要求,对建材工业来说,主要依靠提高产品质量(包括耐久性和多功能)来实现。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把产品的质量提高若干等级,产品功能增强或增多,服役寿命提高若干倍,对建材产品或建筑物来说都是可以力争做到的。比如,通过科技可以使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寿命从设定的50年延长到100年甚至更长,其结果对节省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义是重大的。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节能建筑也需要建材产业生产制造出更多更优质的节能建筑材料来。
 
    其三是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变成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实,在广东省,建材是最早开始利废和“吃”废的产业之一。五十多年来,省内的一些水泥厂、砖瓦厂等建材企业就开始研究并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炉渣、化学石膏、电石渣、钢渣、磷渣、铜渣、糖渣、排烟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生产建材产品。一些建材企业自身排放的废水、废渣、余热等也做到了循环使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建材产业又开始进入处理城市垃圾、下水道污泥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生产新型的墙体材料也是建材产业“吃”废渣的重要途径。在珠三角地区,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屋面材料、保温材料(各种墙体砖、砌块、条板、加气砼、矿棉等)的企业超过100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建材产业每年利用的各类固体废弃物数量在4亿吨左右,约占全国工业部门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的80%以上,为此,全国可节约能源7200多万吨标准煤,节约土地110万亩。从全国到广东,煤矸石都是目前年排放量和累计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估计广东省煤矸石、粉煤灰的累计堆存量约近3亿吨,占地面积也在三四万亩,而且每年还会以近千万吨的速度增加堆积。建材产业对“工业废渣”的“吐纳消解”,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建材产业在广东省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广东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建材产业在实施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四个亟特突破的“障碍点”。如果这些难点得不到化解的话,建材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第一法规政策的完善 实施循环经济不是那一个产业单门独户的事情,也不是某个局部或某个区域阶段性的发展内容,循环经济事关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目标,循环经济是全局性的、长期的社会发展任务。因此,循环经济非常需要相关法规政策的配套和完善。近年来,广东省和广州市在法规政策的制定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创新。如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现的《广州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规定》中就严格提出了墙体材料“禁粘”的目标,即广州市从10月1日起,不仅要禁止粘土实心砖,也要禁止粘土多孔砖和粘土空芯砖生产和使用。这个政策在全国在率先制定并实行的。但是,相对循环经济的使命来说,这些政策法规还远远没有到位。目前,最突出需要制定和配套的政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工业垃圾、城市垃圾处置的相关政策。工业垃圾和城市垃圾对任何一个工业文明化的区域都是难以摆脱的问题。2005年第三季度,新广州水泥厂日产60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生产线点火投产。这条生产线最引人注目的是,投放了近3000万元配置了处置城市垃圾和工业垃圾的生产设施。然而,由于广州市对城市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处置还大都停留在“掩埋”的阶段,政府没有投资将这些垃圾处理成能够使水泥窑炉焚烧利用的程度,因而,尽管目前新广州水泥厂已经配置好了处理垃圾的生产线,但是广州全市的垃圾仍然在按传统的方式处理,这使得新广州水泥厂的环保设置形同虚设。对于广州市这样一个对现代文明化程度要求达到国际一流的城市来说,这不能不是一种缺憾。另一方面是全省对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煤矸石的处置还处于粗放的阶段。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使用工业废渣是低成本或“零成本”的,然而,就在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的粉煤灰由前一年的20元/吨左右上涨到了40元/吨左右。这个因素直接导致了全省50多家加气混凝土企业的销售价格接近了成本线。因此,无论是在广东省内还是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使用工业废渣、工业废料的鼓励政策应当是一项事关利废产业发展质量的迫在眉睫的大事。严酷的现状还提醒我们,尤其是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要严厉制止对工业废渣(料)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
 
     第二产业标准的提升 循环经济对建材产业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在节能和节约资源上有所突破。这不仅要求建材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节能节约资源,而且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要具备节能节水节约资源的品质。这对大部分的建材产品尤其是构建材料的性能指标都有了新的要求。比如,对墙体材料、建筑玻璃、建筑门窗、外围护材料甚至外墙的装饰材料如涂料、瓷砖、型材等产品的隔热性能、保温性能、容重等一系列产品性能指标都有了高于目前的标高。这些性能要求不仅应该是适合我们国情的而且也是应该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要做到这一点,就有了对目前不少建材产品的产品标准提升修正的必要。产业标准是国家或企业对产品性能底线的要求,只有提升了底线的水准,我们才有全面提升产品多方面节约性能的实现。
 
    第三科学技术的突破 循环经济非常需要科学技术的牵引和支持。比如,高性能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制造和推广应用就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混凝土被称为现代文明社会中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合成物,美国一位学者甚至说,工业社会70%的财富都与混凝土相关。可见混凝土在国计民生中的份量。但混凝土的耐久性即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却是业界内一直期待突破的一个课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水泥的巨大需求仍然要维持多年。但是,水泥生产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和十分紧缺的能源,并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都是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产业特性。为此,我国的水泥产业亟需摆脱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混合材料粗放式掺入的状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解决是社会最大的节约目标之一。因此,对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建材新科技,应视为是带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加以重视攻关并尽快取得突破。
 
    第四市场机制的创新 在循环经济的实施中,政府是主导,但企业是主体。市场机制的创新事关调动千万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如果我们新的市场机制体现不出对广大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鼓励和鞭策,反而让企业在参与循环经济处处感到艰辛和苦涩,那循环经济就会依然是空中楼阁。市场机制的创新亦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是对运用节能、节约资源、节水、节土(地)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企业要在税收、融资、土地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其二是对耗能、耗资源、费水、费土地的产业和产品要在政府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实施、市场准入、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堵截”和打击。以上“两手”同时使用,就会引导大部分建材企业走向循环经济的坦途。
 
    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国策,表明了国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知更加趋于理性和科学。而建材产业对循环经济的选择更是确立建材产业自身在节约型社会中新角色新地位的历史机遇,是且且不可错过的机遇。因此,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对目前还不利于建材产业循环经济推进“障碍点”的攻破,我们期待着法规政策、产业标准、科学技术及市场机制创新给建材产业循环经济注入的新动力。
 
来源:山东建材信息网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