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板块:低谷过后是春天

更新日期: 2006年01月19日 【字体:
    受国家宏观调控、水泥需求增速下降和前期新增水泥产能增速过快的影响,水泥投资继续下降。预计2006年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达到50条左右,新增产能4000万吨,到2006年底,全国水泥产能将达到13.7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06年45%。
 
  2004年我国大中型水泥企业1238家,水泥产量6亿吨,平均规模48万吨。全国水泥企业5042家,水泥产量9.7亿吨,平均规模不及20万吨。目前国外水泥企业平均规模为90万吨,美国平均为83万吨。亚洲海运较发达的国家水泥企业平均规模较大,如日本平均为200多万吨,韩国为400多万吨,泰国为500多万吨。因此,扩大规模,特别是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是我国水泥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当前水泥行业有见底复苏的迹象。经过去年的调控,水泥行业新开工项目急剧减少,由于行业性的亏损,落后产能被加速淘汰,而未来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速度不会太快。同时由于煤炭价格相对稳定,减少了水泥的生产成本,企业毛利率回升。预计2006年,水泥行业的供需矛盾将逐步缓解,公司业绩也将见底回升。(年前还有没有行情?)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节能降耗”基本国策,构筑循环经济体系,“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并将建材行业作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重点行业。
 
  2006年水泥行业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奖优限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替代立窑、湿窑等落后水泥生产线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水泥企业中的余热发电系统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会加强。水泥行业内两极分化的程度将扩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将更为明显。外资水泥巨头加大对国内水泥企业的并购力度。在国内水泥市场攻城略地的步伐已经渗透到上市公司层面。
 
  在此背景下,两类水泥上市公司值得关注:一类是行业或区域龙头企业,规模效益明显;另一类是有重组并购题材的企业,企业价值有望得到迅速提升。
 
来源:银华投资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