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行业增长可期

更新日期: 2006年04月11日 【字体:
    天相投顾分析师  曹平
 
  水泥价格:库存回落价格趋稳
 
  从短期来看,水泥库存逐步减少,产品价格下降的压力减小。目前水泥的价格已经处于底部位置,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
 
  首先, 从短期来看,2005 年3 月以来, 水泥行业库存量从高点迅速回落,到2005年9 月底,重点联系企业的库存已经下降到上年同期水平。库存的减少反映出水泥行业供需矛盾已经得到缓解,产品价格下降的压力减小。
 
  从长期来看,水泥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预计水泥价格将企稳回升。市场供求关系、行业集中度和行业利润率是决定水泥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需要对水泥需求进行预测。根据天相投顾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假设2005年和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20%的水平上,那么,2005年全国水泥需求的增长速度在17%左右;2006年水泥需求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而在供给方面,根据水泥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全国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34条,新增熟料产能1.32 亿吨,平均单线产能接近3200吨/天。这样,2005年水泥总产能的增长速度从2004年的23%左右降至10%左右;2006年,产能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经历了2004年的低谷后,从2005年开始回升。水泥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缩小,也将对水泥价格的稳定与回升产生积极作用。
 
  从行业集中度指标来看,根据天相投顾整理和测算的数据,到2005年9 月,水泥行业前10名企业的合计产量占到全国水泥产量的比重接近16%,比2004年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大企业对产品价格的主导力增强。
 
  在行业利润指标方面,能够取得的最早数据是1998年。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水泥行业的毛利率处于8 年以来最低的区域。
 
  从2004年以来的月度行业数据中可以看出,水泥行业的毛利率正处于从底部稳步回升的阶段,行业利润率将继续提高。
 
  生产成本:煤炭价格逐步回落
 
  在水泥成本中,煤炭成本占到25%~30%的比重。按照新型干法水泥的能耗,假设:吨水泥煤耗150公斤标煤,电耗100千瓦时;以煤炭价格315 元(含税)/吨、电价0.40 元(含税)/千瓦时为基准,计算得出,煤炭价格每上涨1%,水泥的单位成本将增加0.42元左右,毛利率将下降0.17个百分点。
 
  根据研究,我们认为,短期内煤炭价格下跌已经被市场所预期,而且这有可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预计直到2007 年,煤价都将逐步回落,但是通过库存和投资等数据的比较,此次价格回落幅度应该远小于1997~2000年。
 
  煤炭价格的下跌将缓解水泥行业的成本压力,行业利润率将稳步回升。
 
  外资出手:助推水泥行业整合
 
  2006年3月7日,华新水泥(600801)公告,将向Holchin 定向发行A股16000万股,引进外国投资者。定向发行的股票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发行价格不低于本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内公司A股股票均价的120%。同一天,冀东水泥(000401)公告,冀东集团拟将部分股权转让给海德堡水泥有限公司,且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拟与本次股权转让一并进行,相关谈判还在进行中。至此,已有5家外资机构直接或间接入股了4家国内水泥类上市公司。
 
  外资为何选择此时展开收购
 
  外资为何选择这个时机展开对水泥企业的收购,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增长。
 
  2005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10.6亿吨,同比增长10%。假设产销率为99%,则全年水泥消费量在10.49 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近13%。2001~2005年的5年间,国内水泥消费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2.6%左右,而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水泥消费量的增长率只有6%左右。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繁荣,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使外资水泥企业看到了中国水泥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2005年,非新型干法水泥的淘汰略有起色。根据我们的估算,2005年,新型干法水泥在水泥总产量中的比重达到41.5%,比上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而非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比上年减少29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5.5%左右。
 
  其次,水泥类企业估值下降创造投资机会。
 
  2004年开始,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根据我们的估算,2004年和2005年,全国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在78%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供需矛盾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滑,加之煤炭价格高涨,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行业进入景气低谷。
 
  作为行业中代表,在水泥行业景气度下降过程中,水泥类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随着业绩水平的下降而降低。2005年三季度末,水泥类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市净率水平由上年同期2.18倍降至1.27倍。上市公司股票估值水平下降为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创造了机会。
 
  第三,股权分置改革与会计准则变革为外资入股创造条件。
 
  在已有外资入股的4家上市公司中,MS和IFC是在海螺水泥股改前夕收购了公司股权;华新水泥完成股改后,以定向增发方式引进外资;冀东水泥将把股改与股权转让一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外资机构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股权收购。
 
  2007年,新会计准则将率先在上市公司中启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在更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使得利用中国会计准则的中国公司与国外公司更具有可比性。外资机构在进行国际估值比较时更有意义。
 
  外资青睐哪类企业
 
  第一,拥有石灰石矿产资源。
 
  石灰石是水泥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原材料。石灰石矿资源在中国分布不均匀,那些拥有石灰石矿产资源的上市公司受到外资机构的关注。目前水泥类上市公司大多拥有自有矿山,但储量和品位不尽相同。
 
  第二,拥有区域市场地位和相当产销规模。
 
  从已有外资参股的水泥类上市公司情况看,都是在区域市场上拥有一定市场份额、产销规模较大的龙头公司。在水泥行业的整合过程中,水泥企业的竞争仍集中在规模竞争上。另一方面,由于水泥产品的运输限制和水泥产业的区域性特征,参股或控股在区域市场上具有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将有利于外资水泥集团进入区域市场,甚至主导区域内的行业整合。
 
  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国有资本有意退出。
 
  水泥产业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国有资本持有意愿不强。从已有外资参股的水泥类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冀东水泥和四川双马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都比较高,通过转让一部分股权,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下降。而代替原来的大股东取得控股地位,则是外资争取的目标。
 
  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与市净率并不低。从股权收购价格来看,拉法基相当于以每股1.435 元的价格间接控股四川双马,略低于公司净资产;MC 和IFC以每股6.80元的价格收购海螺水泥的股权,在净资产基础上溢价55%左右;Holchin可能以6.14元以上的价格收购参与定向增发,在公司净资产基础上溢价66%左右。由此可见,外资机构愿意在公司净资产上给予相当幅度的溢价,来参股或控股水泥类上市公司,而每股净资产的高低并不是决定股权定价的重要因素。
 
来源:中国投资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