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行业并购催生区域龙头

更新日期: 2006年06月21日 【字体:
    日前,祁连山水泥公告指出,公司拟现金收购寿鹿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股权或者净资产达到相对控股或绝对控股。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祁连山水泥通过并购扩大了其在西北水泥市场的份额,将有效提高甘肃水泥产业集中度,加速该区域水泥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形成区域龙头企业为主的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的大戏已拉开帷幕。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但水泥行业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水泥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据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5亿吨,而生产能力已达到13亿吨,产能过剩2.5亿吨,特别是落后生产能力比重仍占60%左右,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的产能。为此,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由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就加大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制定了相关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管理力度,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对此,银河证券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存量水泥产能,一可以通过区域水泥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联合、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同时进一步增强大型水泥集团在区域市场的调控能力;二可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由政府采取上大关小、补贴及赎买等多种方式,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改善环境质量,缓解资源、能源压力。
 
    他指出,由于水泥行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要在行业中立足,就必须在结构调整中扩大规模,成为区域龙头水泥企业。但目前来说,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国内众多中小水泥企业失去扩张的机会,这便为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随着国家及各省市产业政策的扶持,国内涌现出一批像安徽海螺、湖北华新、河北冀东、浙江三狮、吉林亚泰等有很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区域性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化经营、赢利能力强的良好局面。
 
  可以想见,2006年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将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国内水泥龙头企业加大对目标市场周边的中小水泥企业进行各种层次“联合”的力度,以期进一步发挥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外资水泥巨头在国内水泥市场积极布局设点,对国内水泥企业兼并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对国内水泥行业的渗透加大。集团化和集约化是未来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证券日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