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牛步声起 股市淘金基建等三大板块

来源: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6日

    编者按:今年,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备受市场关注。有分析认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头戏”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元春表示,从“一带一路”到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国高层的区域发展战略在2015年将全面落实铺开。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沪指在3000点之下开始震荡蓄势,市场资金也在深入发掘更有成长性的新热点进行布局,“一带一路”自然成为首选之一,这也将是未来市场上涨的基础之一。其中,“一带一路”区域附近的基础建设、建筑建材和工程机械将直接获益。今日本文特对上述相关板块和个股进行深入解读,供投资者参考。

  基础建设

  海外业务迎历史性机遇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沪深两市“一带一路”概念中,涉及基础建设的个股有11只。其中,昨日可上市交易的10只个股均实现上涨,中材国际 、中国交建等2只个股涨停,上海建工(8.50%)、中国中铁(7.61%)、隧道股份(5.94%)等个股当日涨幅均超过5%。

  资金流向上,中国交建和中材国际等2只个股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过亿元,分别为11566.05万元、10171.15万元,除此之外,上海建工(3650.67万元)、新疆城建 (311.71万元)等个股当日也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

  分析人士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幕刚刚拉开,随着红利的释放,涉及基建类上市公司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其中,高铁相关公司作为率先“走出去”的领域,或格外受到市场关注。

  投资机会方面,申银万国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经济稳增长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推进“一带一路”将使大量海外基建等投资需求得以落实,建筑企业海外业务有望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其中,对外工程承包市场空间广阔。据测算“一带一路”国家未来5年基建投资或达3万亿美元。根据亚投行的预测,到2020年亚洲地区基建投资总需求达8万亿美元;根据THEMARKET ORECAL预测,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融资缺口达41万亿美元。

  个股方面,推荐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等低估值蓝筹股。

  建筑建材

  需求回升利好板块反弹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沪深两市“一带一路”概念中,涉及建筑建材的个股有9只。其中,昨日实现上涨的个股有8只,秦岭水泥(5.68%)、宁夏建材(4.79%)、国统股份(3.55%)、上峰水泥(3.26%)、祁连山(3.04%)等个股涨幅居前。

  资金流向上,国统股份、秦岭水泥、西部建设等3只个股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过1000万元,分别为2233.46万元、2103.54万元、1158.36万元,除此之外,天山股份 (568.76万元)当日也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

  分析人士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经济转型勾勒了美好的蓝图,也为周边、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开启了机遇之窗。在此背景下,大量的基建投资、项目订单,无疑将使建筑建材行业也沐浴在发展的“春风”中,为板块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方面,国信证券表示,催生此次基建蓝筹股上涨的内外部因素正在逐步兑现中,股价仍有上行空间,建议继续持有。从外部因素看,基建作为国家稳增长的利器,近两年投资有望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新项目的不断批复为此做出保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中长期重要发展战略,为基建企业的海外发展打开空间。从内生因素看建筑企业目前正在从粗放式发展像精细化过渡,未来或进入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的时代,无论是净资产收益率还是资金收益率都有较大改善空间。

  个股方面,宏源证券表示,降息周期下,需求回升和负债成本下移利好水泥股反弹。建议从蓝筹股价值回归以及“一带一路”两个角度关注水泥板块投资机会。推荐标的: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西部建设。

  工程机械

  已做好“走出去”准备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沪深两市“一带一路”概念中,涉及工程机械的个股有7只。其中,昨日可上市交易的6只个股中有5只个股实现上涨,分别为徐工机械 (7.06%)、振华重工(5.58%)、柳工(4.09%)、山推股份(3.95%)、三一重工(3.72%),这5只个股昨日涨幅均超过3%。

  资金流向上,振华重工当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过亿元,达到12912.36万元,除此之外,山推股份(1352.25万元)、柳工(1041.62万元)、三一重工(840.10万元)等个股当日也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

  分析人士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吹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角,国内诸多技术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不仅受益“一带一路”的沿线建设,更将从国内激烈的竞争中“跳出来”,在国际舞台寻找一片“蓝海”。

  投资机会方面,国泰君安表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最好宣传,“一带一路”提及的标志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势必会带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尤其是综合性工程机械龙头的出口。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已完成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生产布局,已充分做好“走出去”的准备。

  个股方面,重点推荐徐工机械,受益标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等。

  “一带一路”外交继续升温 我国收获十年政策红利

  “一带一路”外交继续升温

  同样在哈萨克斯坦,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在这座城市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2月13日,即将访问哈萨克斯坦的李克强总理在哈官方权威媒体《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中哈合作面临“版本再次升级”的历史机遇。

  未来7天,总理一行将飞越10多个国家,行程2万多公里。在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和泰国,李克强将与22个国家领导人会见会晤并出席国际会议,相关外交活动近70场。

  接受上证报采访的专家认为,此次访问是中国外交年内的“收官之旅”,所访问区域都是“一带一路”覆盖范围,因此也可以称作“一带一路之旅”。

  纵深推进“一带一路”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李克强14日启程2014年外交收官之旅,开始访问哈萨克斯坦并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出席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访问塞尔维亚,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

  李克强指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中哈合作迎来了从‘2.0版’向更高水平的‘3.0版’升级的历史机遇。”

  据介绍,中哈两国总理将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合作内容和项目将在公报中被确定下来,能源、交通、金融等优先领域将签署政府间和企业间合作协议。

  访哈期间,李克强总理不仅要出席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还要在两国企业家委员会活动上致辞。

  “最近几年中国外交日益体现出经贸+战略双轮驱动的顶层设计意图。中国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重大外交倡议,都是围绕中国周边展开的,而经贸合作始终是外交开展的突破口。”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据报道,在企业家委员会活动上,两国将签署约30份合作文件,总金额有望超百亿美元。

  7天2万公里的行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兑现预期”。访哈期间,李总理将出席上合组织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外交部透露,会议将发表《联合公报》,以决议形式批准一系列涉及上合组织务实合作和机制建设的文件,并见证签署海关等领域合作文件。

  “今年9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达成了多项共识,这次总理出行就是要推动成果落地,将围绕互联互通等提出一系列支持上合组织发展的倡议。”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本报说。

  塞尔维亚是李克强年末亚欧行的第二站。据外交部副部长王超介绍,李克强届时将出席16+1领导人圆桌会议、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还将分别会见与会的中东欧其他国家领导人,探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互联互通、贸易投资等领域加强合作的可能性。

  会晤同样注重“兑现预期”。根据去年发表的《布加勒斯特纲要》,双方正在积极探讨构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打造中欧物流新动脉;同意加强在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

  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也是李克强此次出访的重头戏。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6个国家,分别是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越南。

  这是李克强首次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外交部副部长王超介绍说,中方期待会议进一步加强次区域发展伙伴关系,以通过《区域投资框架执行计划(2014-2018)》为契机,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推进次区域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铁路联盟、经济走廊等硬件建设,以新十年战略框架为指引,构建次区域更加开放的合作格局。

  申银万国微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此次总理出访三国,对于提升“一带一路”的纵深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概念将由APEC会议参与国延伸到中亚国家、中东欧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上合组织、中国—中东欧、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等将成为新的“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平台,与上述三国之间合作项目的优先推进也将为“一带一路”在三个区域的有序扩展提供现实的样板,起到带动作用。

  未来十年的政策红利

  在推动经贸外交的同时,国内企业迎来了“走出去”的重大机遇。

  12月11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外交部新年招待会上展望明年中国外交时表示,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亚投行,用好丝路基金,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贸区谈判进程,致力于亚太各种双边和区域合作安排的相互包容与相互促进。

  在12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上。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对中外企业家们详细宣讲了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推进情况,希望企业家共同参与沿线经济建设和投资。

  刘劲松表示,“一带一路”既是亚欧合作的伟大构想,又是南南合作的伟大构想。下一步将建设几个大的经济走廊,包括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把现在的铁路、公路、航空以及一些重点的城镇、口岸、边境、开发区、产业园区衔接起来,形成一个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的产业增长格局。

  近年来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只是能源企业,也包括服务类、高新科技企业。刘劲松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并不多,这些国家对华投资总规模也不大,均有很大增长潜力,这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瑞银经济学家浦永灏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决策层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构建资本输出的渠道,与其让钱吹出泡沫,不如让这些钱走出去搞基建,进行真金白银的建设。”

  民生证券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将是我国未来十年的重大政策红利,初期将出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是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随后则是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由此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上海证券报)

  基金加仓“一带一路”相关股票 高铁概念被看好

  “从11月份以来,我加仓了不少‘一带一路’相关股票。”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

  该投资总监说,目前中国基建投资的最高峰已经过了,但中国不管是在人力还是在工程实施等方面,在全球都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中国在工程建设输出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与往年相比,中国此次实施“一带一路”还配套了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金融支持。

  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另外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由于中国高铁在全球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再加上中国高铁在巴西 、泰国 、俄罗斯等地的中标和意向,高铁相关公司是“一带一路”的首选标的,其次是在海外业务上占比较大的工程基建类上市公司。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近一个月以来,无论是与高铁相关的上市公司,还是与基建工程相关的上市公司,涨幅都非常靠前,资金流入明显,中国铁建 、中国中铁 、中铁二局 、中国交建 、中国建筑 、中工国际 、中材国际等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较大。

  从基金持仓来看,由于目前上市公司和基金四季报均未公布,三季度基金在此类公司的持股数较少,其中,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中的“国泰君安 -建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高华 -汇丰-GOLDMAN, SACHS & CO”等持有中国铁建股数较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等持有中国中铁较多,嘉实稳健 、嘉实周期 、嘉实对冲等基金持有中材国际较多,博时价值增长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大成价值增长等基金持有中工国际股数较多。从目前情况来看,四季度基金对此类上市公司的增持力度比较大。

  此外,近期营口港 、天津港 、厦门港务 、珠海港等港口类上市公司表现也比较抢眼。

  不过,与新兴行业中具有持续成长性的上市公司不同的是,“一带一路”相关股票未来的成长性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旦股价过高,投资者也需要警惕未来的风险。

  资料显示,所谓“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