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家上市公司接获罚单 罚款金额合计达1.6亿元

来源: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3日

    神开股份和上海物贸被监管部门揪出财务问题绝不是个案。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数据得知,自2014年1月1日至今,有149张罚单飞入两市公司,被处罚的事由五花八门,既有财务问题,也有安全生产问题。不过,仔细甄别这些罚单提及的内容可知,上市公司们踩雷踩的最有技术含量的有四项案由:靠财技调节利润、股份代持、利用内幕消息牟利、隐瞒关联关系利益输送。

  值得注意的是,据数据统计显示,上述149家收到罚单的企业总计被罚金额高达1.6亿元。

  信披问题各有玄机

  从上述数据可知,在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中,被罚案由虽然大多数被概括为“信息披露问题”,但是,由于信息披露背后包含的内容不同,让投资者最受伤的是四种信息披露问题。

  在虚假财务信息方面,今年被处罚的上海物贸是典型代表,上海物贸全资子公司上海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燃料”)为虚增利润、隐藏账面亏损,采用多种方法少结转成本、虚增年末库存,导致上海物贸2008年至2011年年报(合并)中资产和利润总额虚增,成本虚减,上海物贸在2012年年报中未对2008年至2011年虚假记载情况进行追溯调整,将2008年至2011年隐瞒的所有亏损全部体现在2012年年报中,导致上海物贸201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在股份结构复杂方面,北大资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源控股”)及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政泉控股”)的代持,复杂程度让投资者瞠目结舌,一幕幕大戏接连上演,举报、自曝应接不暇,而代持也就成了资本市场的年度热门话题。

  在利用内幕消息谋利方面,在证监会查出的内幕交易中,内幕消息的来源已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闺蜜聊天泄密、家属探知消息泄密都有。

  而隐瞒关联关系方面,查阅过往的资料可以得知,隐瞒关联关系在上市公司被处罚的案由中,占据的比例相对较重。实际控制人隐瞒关联关系、设立关联公司不披露等,上市公司利用这些关联关系产生大量关联交易,有公司由此衍生出了各种虚假的财务信息。

  这些“技术含量”颇高的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所对应的后果非常严重,从公开信息可知,多家公司虚假陈述案发之后,即迎来了投资者的扎堆索赔。

  罚金口头处罚对半开

  从这些被处罚的上市公司被罚事实来看,由于多项事件涉及公司核心机密,查证也较为困难,“技术含量”颇高。因此,一旦被查证后,所面临的处罚程度也相对较高,通常有市场禁入、罚款等。

  据数据显示,在上述149张罚单中,口头处罚和罚款各占据了半数份额,而有些公司是连公司带高管层集体被罚。

  不过,在这些被处罚款的上市公司中,罚款金额最高的公司被罚原因则是垄断经营。

  例如,亚泰集团的公告中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吉林亚泰集团水泥销售有限公司收到吉林省物价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吉林省物价局对吉林亚泰集团水泥销售有限公司2011年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进行了调查。

  对此,依据相关法律,有关部门责令吉林亚泰集团水泥销售有限公司停止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对吉林亚泰集团水泥销售有限公司处以2012年度销售额30.02亿元2%的罚款6004万元,占公司2013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20.42%(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

  此外,查询这些公司被处罚的对象列表可知,除了上市公司本身外,公司的参股、控股公司和股东也成了被各级监管部门下发罚单的重点群落。

  鉴于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上市而言,除自身的经营管理之外,对关联公司及关联群体的把控、警示、监管能力,也成为考验上市公司的重要参照标本。因此,上市公司还要加强对周边及相关人和事的事先预警和事后把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