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评价北京金隅近年来的发展,不是步步跟得上,而是步步走在前。不论是环保转型的启动,还是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金隅都率先谋划、率先布局、率先抢得发展先机、率先赢得竞争优势,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乏力、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房地产进入调整期的新阶段,金隅如何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继而发力“十三五”实现公司整体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北京金隅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卫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给出了四字核心答案——顺势而为。
顺应宏观大势营造发展胜势
“新的一年,我们将顺应宏观大势,积极营造自身发展的胜势。”蒋卫平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制定发展新举措,从而不断拓宽发展新路径。
对于今后一段时期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北京金隅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的外部环境与发展条件,考验着企业的整体适应能力,考验着企业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水平;产能过剩的客观事实和生态承载超负荷的严峻现实,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就大气环境区域性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考验着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魄力和全面创新发展的内功;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操作层面的即将启动,考验着企业能否抓住抓好历史机遇,继续勇立潮头。这些都是金隅持续发展中躲不开、绕不过,必须直面应对的客观现实。蒋卫平表示,只有在创新观念、理念的同时,更加主动地调整各类结构,才能在顺应大势中赢得新发展。
近年来,北京金隅转型升级步伐明显提速,资本运作方式不断创新,产业链优势更加显着。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板块“大十字”战略布局持续完善,在战略竞争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新型建材制造及商贸物流板块“园区化”发展和“集成化”营销,使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和营销的区域协同优势更加凸显。房地产开发板块坚持“两个结构调整”和“好水快流”方针,以及在“走出去”发展中“开发一方、扎根一方、拓展一方”原则,已成功布局环渤海、长三角、成渝三大经济圈。物业投资与管理板块经营水平和服务品质在持续提升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业绩。这些都为金隅“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金隅谋篇布局“十三五”奠定了良好基础。
蒋卫平介绍说,在前不久召开的金隅2015年经济工作研讨会上,大家就如何积极顺应经济新常态走好金隅整体持续发展之路达成新共识。并且在思想碰撞、观点交互和认真研讨中,形成了金隅四大产业板块在新的一年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的新思路,简而言之:“竞合”理念的提出为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板块下一步在区域性科学布局和有序竞争中更好实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型建材及商贸物流板块在原有“三新”(新设备、新工艺、新企业)基础上所呈现出的“四新”(新形象、新气象、新突起、新领域),为自身更大发展创造了新条件;多元化融资的建议为解决房地产板块发展资金募集与资产负债率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多角化经营的设想为物业管理与服务板块放大资源优势和扩大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途径……
顺应深化改革发展大势,着力谋划战略推进新布局;顺应国际化发展大势,坚定“走出去”战略;顺应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大势,推进绿色建材规模化发展;顺应新战略,打造500强战略新支撑;顺应新思维,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只有保持战略上的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新常态,才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只有顺应宏观大势,才能谋划自身发展小势、赢得市场竞争胜势。”蒋卫平说。
存量要转型增量要升级
顺大势,具体上应该怎么顺?作为引领国企改革发展和走在行业前列的金隅“掌门人”,蒋卫平表示,在“顺”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进”和“转”。
蒋卫平解释说:所谓“进”,不是指一味地追求速度快和规模大,其本质是“升”,是提升、是升级;所谓“转”,既不是退,也不是简单地转向其他行业,而是在做强做实做优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不断优化、不断延伸核心产业链。金隅新阶段的转型升级,坚持“增量要提升,存量要转型”的理念。
“以水泥为例,金隅的每个水泥企业都应该是一个循环经济的综合体,而不是单纯的水泥生产商。”蒋卫平说,目前,我国的水泥生产已呈绝对过剩之势,水泥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除了要完成环保上的升级,还要实现功能上的转型。北京APEC会议期间,为了首都的蓝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小组出台停产、限产及治理企业清单,涉及冶金、建材、汽车、化工等多个行业。但北京市环保局特别说明,由于金隅北京水泥厂承担着危险废弃物和生活污泥处置等职能,不仅不在列入停产企业之列,而且要确保正常运行。“金隅制造业企业不仅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使排放水平始终优于国家标准,还要自我加压、自我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成为‘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
目前,金隅所属北京水泥厂、琉璃河水泥厂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研究与应用领域走在行业前列,金隅系统内的其他水泥企业也都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或实质性成果。前不久,沁阳金隅水泥公司成为河南省首家无害化处置污染土企业,实现了产业功能的有效延伸,成为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
建材业的增量则要立足于提升,这主要体现在新型建材板块。蒋卫平坦言,无论是转型还是升级,都会经历阵痛。当年,新的央视大楼失火,公安部发文要求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必须达到A级防火标准,金隅在大厂工业园投资建设了国际最先进的A级防火岩棉生产线。但由于公安部和住建部两部委在标准规范的制定执行上步调不一致,以及A级防火岩棉的生产供给短期内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B级防火材料又被放开了。虽然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但这种政策不配套和不确定性,给生产成本远高于B级防火材料的A级防岩棉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这也是建材行业升级过程中很难避免的阵痛之一。
“在转型过程中,政策、观念、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会有不协调的地方,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即使有痛,我们依然要转、依然要升,要向科技含量高、竞争壁垒高、投资回报高,能够较大规模地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升级。”蒋卫平说,在新常态下,要转型,要适应,对于增量上,要通过科技投入,研发,改革创新,实现资产、收入、利润的升级,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的升级,从而以增量带动升级,以升级促进增量。
布局京津冀稳健“走出去”
作为首都国企,金隅的“走出去”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走出北京,布局全国;其二是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当前,金隅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更多的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其实早在2008年,金隅在研究制定水泥板块发展时,就确立了京津冀“大十字”战略布局。
“过去,金隅在外埠一条水泥生产线都没有,但是在‘十二五’期间,金隅在津、冀、晋、吉、豫已并购重组、投资新建了30多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蒋卫平介绍说,早在“十一五”末,金隅根据首都功能定位,提出“走出去”战略,将自身的产业规划布局全国。“我们制定的水泥及预拌混凝土‘大十字’发展战略,以北京为核心,深耕京津冀,现在已经扩展到山西、河南、吉林等地。作为北京综合实力最强的开发企业之一和最大的保障房开发商,金隅房地产板块已形成立足北京,拓展至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成都、唐山、海口、呼和浩特等14个城市的发展格局。”
“走出去”就是要把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管理带到当地。蒋卫平表示,金隅不是简单地为调整而调整,更不是简单的辗转腾挪,而是在调整中转型升级。“在新型建材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我们把最先进水平的工艺、装备、技术和管理都带给了河北,并持续给予大量直接投资。在大厂金隅现代工业园,我们建设了亚洲最大的矿棉吸声板生产基地,建设了国内一流的玻璃棉生产线等等。按照规划,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国有家具生产企业——为APEC场馆家具配套做出突出贡献的天坛家具公司,也将在这里以更高水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金隅还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建材企业的地方——首都大气环境治理的表率。金隅在河北基本相隔150公里就有一家水泥企业。蒋卫平表示:“可以骄傲地说,金隅无论是水泥企业还是混凝土企业,都是当地环境最好、排放最少、资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环保型企业。当地政府对金隅驻地企业给予了良好评价,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十三五’期间在津、冀等地继续布局和深耕细作的信心与决心。”
对于走向国际市场投资或承揽建设工程等大型任务,蒋卫平表示,像中材集团,从中国非金属矿集团公司起步,几十年来集聚了中国业界的几代精英,才能在国际市场立足并取得良好业绩。而对于还未完成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和较大量专门人才储备阶段的企业来说,“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要从熟悉国际法律、专门人才锻炼、汇率风险规避等方面谨慎探索、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