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们用一串坚实的脚步,开启了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大幕,谱写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开局之年,成绩不凡。“良好开局是怎样实现的?”全国人大代表们这样畅谈:良好的开局得益于我们“好”字当头,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回眸200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我们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有了新提高,政策上有了新举措,实践上有了新进展。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006年,有关部门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取标准;人民银行2 次上调基准利率、3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有关部门先后出台钢铁等11个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高了市场准入标准。
谈到宏观调控,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叔红举出一串数字:2006年湖南省GDP增长12.1%;财政收入891亿元,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3%,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增幅。他说,湖南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宏观调控成果的一个印证。
正如陈叔红代表所言,2006年,我国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把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按照“点调节、预调控、稳节奏、重实效”的原则,从土地、金融、市场准入、外资外贸、扩大消费等多方面,充分运用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等杠杆,标本兼治,取得了积极成果。
2006年,我国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严把土地闸门;人民银行2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3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引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出台了水泥、电解铝、钢铁等11个行业的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在能耗、环保、用地、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政策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等部门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降低或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部分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严格控制相关产品出口。
标本兼治的“组合拳”带来了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三者走向协调。代表们用一串串数字描述了这良好的开端:国民经济跃上20万亿台阶;全年财政收入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0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200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达2943亿元,占GDP的1.41%,为历史最高水平。中央财政科技拨款比上年增加19.2%;14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超过50%。在此支持下,我国科技发展取得诸多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循着开局之年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轨迹,我们看到了另一条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
“这是一个老话题,但面临着新的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市委书记黄坤明对记者说:“浙江一度被称为‘中国经济的快车’。正是因为浙江经济发展比较快,所以碰到的问题比较早,感受到的压力也比较直接。
近年来,在资源紧缺、环境制约的情况下,浙江主动调整,选择了新的发展路径。”
黄坤明代表把嘉兴的结构调整归结为“两个加法、两个减法”。第一个“加法”是“加容积率”。他以用地为例,“现有的土地容积率较低,给集约节约用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比如,过去厂房大多只有一层,现在鼓励建标准厂房。再比如,在用地‘倒逼机制’下,那些大量用地的项目我们就不接了。”
另一个“加法”是“加科技含量”。黄坤明代表说,“科技进步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在嘉兴,政府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得到支持和鼓励。每到年底,市里都会表彰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你看,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转化中心都落户在这里。依靠这些平台,近3年我们从邻近的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引进了3万名人才。”
有了这两个加法,自然产生出“减法”:一是减少了资源要素的约束,二是减少了发展成本。
嘉兴的实践是浙江省的缩影。据了解,开局之年,浙江选择了新的发展路径“腾笼换鸟”,下决心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思路实施产业转型。
嘉兴的实践也是中国经济结构向良性调整的缩影。由于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形成了投资、消费、出口“三个引擎”共同拉动的局面。
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两项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直到县乡级政府、有关行业和重点企业。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
“不环保就没法生存,不节约就不能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焦作市黄河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孝江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加入进来。”
王孝江代表用他的亲身经历阐释了这个观念:“我们原来用的是传统锅炉,最多时达到17台,成了冒烟的锅炉群。传统锅炉有两个弊端:一是污染,二是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上“火箭项目”循环流化床锅炉。这样一来,不仅燃烧充分了,烟尘也少了,还提高了使用效率。
王孝江代表所在的黄河集团有个造纸厂,属于高污染行业,治污投入多,难度大。当时,他们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治污没钱投入,不治污企业死路一条。“上一套环保装置需要投入1.2亿元,可我们当年利润只有2000多万。有人担心,投入环保资金压力特别大。但我们咬紧牙关上了环保项目,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建成,今年底产量就可达到10万吨。而当年没有治理的造纸企业都关掉了,我们的企业进入了良性循环。”
“去年是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最快的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北市委书记花建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北近年来多管齐下,狠抓节能降耗减排:从企业、项目、工业园区入手,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做好煤炭深加工,由粗放式开采向集约式利用转变,由动力原料向化工原料转变,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
虽然像花建慧代表、王孝江代表所说,许多地方和企业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破除资源、环境瓶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代表们表示,必须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追求以比较少的资源消耗、比较低的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增长,这才是又好又快的真正内涵。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