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0多天里,伴随着亚投行、丝路基金和博鳌亚洲论坛等带来的冲击波,“一带一路”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热点。总体来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和先锋作用,也是迄今进展最为迅猛的领域。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领跑者,有其自身的逻辑。
首先,基础设施短缺是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
基础设施是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及其他要素成本上升,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周边国家转移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短缺问题得到进一步暴露,与零部件配套条件落后并列,成为制约这些国家承接产业大规模转移的两大约束。
同时,在汹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面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尽快赶上,巨大的“数字鸿沟”有可能扩展为全面的“基础设施鸿沟”。为此,无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还是中东欧转轨国家,以及欧盟国家,都把改善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地位。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设想和中方的行动,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合作进程。今年3月发布的《愿景与行动》中除了将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管道和电网列为合作重点外,还提出信息丝绸之路概念,将跨境光缆和卫星列入基础设施重点领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多个国家提出了与之相似的发展战略构想。这些战略计划在空间方向、重点领域等方面均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对接。
其次,国际产能合作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借力推进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受制于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约束,“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现代产业发育不足、工业化进程滞后的问题,这也是这些国家以资源原材料产品为主的经济结构长期难以升级的重要原因。许多国家不仅希望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也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模式。与此同时,我国经过30多年的开放发展,建立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加工制造业体系,多种工业产品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在装备制造和矿山、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纺织、家电等多个领域,具备了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的条件。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41条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将对全面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务部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已在全球50个国家建设118个经贸合作区,分布在50个国家和地区,入区的中国企业达到2790多个,其中有77个处在“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年产值超过2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还有25个国家希望与我合作建设36家境外合作区。
产能合作作为直接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显著推进所在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合作领域,能够直接造福当地百姓,供给与需求高度对接,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