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前治:水泥协会乐观重点企业信贷环境趋好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06日

      1月11日,多个国家部委联合发文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土地审批、信贷发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的60家水泥企业以优先支持。该文件下发两个月以来,水泥企业的信贷环境有了什么样的变化,银行方面是否真如企业希望的那样开始对水泥“解冻”了呢?为此,记者专访了刚从福建调研回来的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

      在福建了解到的情况,结合春节前在浙江、江西和上海三地调研的情况,这四个省市了解到的信息让雷前治欣慰不已:“整体明显的感觉是,该文件下发之后,银行和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快速反应,都在为当地上榜的水泥企业拟定具体的规划,有的在调整原来的支持方案,并且企业方面传来的声音也很积极。”

      银行的快速反应,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得水泥企业的信贷环境趋好,这恐怕是雷前治近期最高兴的事情了。

      一纸文件终结
      重点水泥企业信贷严寒

      2006年,尽管水泥行业利润持续下降的局面开始扭转,但2004,年国家调控的影响仍然存在,从银行贷款仍然十分艰辛。雷前治表示,现在文件出台了,扶持名单公布了,银行开始迅速落实了,水泥企业信贷连续几年来的寒冬局面将被改写。

      雷前治告诉记者,水泥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大致有四条:银行贷款、民间资本、上市融资和国际资本。其中,银行贷款占的比例最大,但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甚至异常坎坷。

      2000~2003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水泥产品的市场行情见涨,但当时的水泥行业落后工艺占到了80%,从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来看,迫切需要进行新旧产能的置换,但新旧产能的置换以前期的大额投资为条件。在井喷的市场行情下,新的产能在快速成长,旧的落后产能不愿意退出,新旧之争弓I起了市场的混乱,于是引发了行业宏观调控的103号文件。103号文件下发后,银行对水泥企业的整体授信额度大幅削减,水泥企业在从银行渠道获得资金就遭遇了霜冻严寒。

      过去两二年里,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国内众多中小水泥企业不仅大部分新项目投资得不到批准,流动资金贷款也受到影响,除了失去扩张机会,还面临着更新换代的压力。此外,水泥行业投资周期较长,但风险相对较小,所以既不可能暴利,也不会面临巨额亏损,因此,很被国际金融资本看好。2006年,包括外资投行在内的有实力的跨国大集团敏锐地抓住了企业资金短缺这一有利时机,加大了对我国水泥企业的并购力度,有选择地对区域龙头的水泥企业进行投资,抢滩布点,这才有了2006年水泥企业跑马圈地般的各种并购事件。这让很多业界人士认识到了维护水泥产业安全的重要性。

      雷前治说,“我们呼吁列出重点企业的名单,为他们争取银行的信贷支持,贯彻产业政策,维护水泥产业安全。但双方至少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若没有商业银行的鼎力支持,公平竞争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直到2006年《水泥工业专项发展规划》和《水泥工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以及2007年年初重点扶持企业名单的最终敲定,水泥企业才迎来了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有条件和外国同行公平竞争。雷前治调研了解到,浙江省人民银行正在为列入名单的11家本地水泥企业起草专门的信贷扶持实施细则。其他各省市的银行也都在纷纷调整对上榜水泥企业的信贷发放政策。上海市原本打算放弃发展水泥,但新的行业政策出台后,上海市发改委还是决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有所侧重地在上海市发展散装水泥企业。江西省的龙头水泥企业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原本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把产能提升到每年1000万吨,但在新的政策出台后,当地政府下决心扶持其成为区域龙头,预期产能目标就提升为每年1500万吨了。不难发现,在国内不少区域,加快步伐推动水泥大企业集团的成立并扩大其影响力的势头已经初现端倪。此外,福建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出台对水泥企业的支持政策。

      据了解,近期国家开发银行也主劫找到中国水泥泥协会了解情况,并将重点发展的60家水泥企业的名单转发到各地分行,并计划出台相关文件对名单上的60家水泥企业予以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企业迎来整合机遇,忌盲目扩张

      “十五"期间,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设备的国产化降低了建设成本,水泥行业技术创新有了突破口。同时,最新的水泥生产技术与传统工艺进行成本竞争,并获得优势,推动了大集团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水泥行业点多面广、集中度不高的现状要想改变,需要借助于大企业集团进行区域内整合。文件出台后,相关部门能够有所侧重地支持重点企业,帮助淘汰落后水泥产能,集中优势产能。因此,2007年是水泥企业整合资源向大集团大企业迈进的好时机。

      雷前治坦言,要注意到,当前的产业政策和支持文件都只是给企业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机遇,但企业要做大做强关键还在于自身。每个企业在把握好发展机遇,发展壮大过程中要科学地制定规划,不要盲目扩张。雷前治指出,水泥企业在产能扩张方面要分析区域现状及特点,每个项目都要慎重论证、科学决策。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