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GDP增长11.1%,业界普遍预期一轮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出台,以给“过热的”中国经济降温。不过,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目前还没有办法得出经济已经过热的结论。
在4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说:“仅仅一个季度的数据,我们要得出经济已经过热的结论可能还得不出来,但是经济增长偏快,特别是工业经济增长偏快是不争的事实。”
与此相呼应,宏观调控重点正在发生变化,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词已经让位于“节能减排”。
利润之谜
“现在的国际钢价很高,国内钢铁企业都有投资扩产的冲动。”钢铁专家陆晓明说。
在GDP增速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去年一季度时,钢铁利润下降57%,化纤业下降了21%,石油加工环节亏损了98亿元,平板玻璃业从2005年同期利润2.8亿变成了2006年一季度的净亏损6.2亿元。
当时,钢铁业刚刚从2005年10月钢价跳水,行业面临全线亏损的噩梦中醒来,除了有色金属以外,更多的工业行业感觉到的都是瑟瑟的寒意。
而在今年前两个月,冶金、建材、电力、煤炭、机械、有色行业利润增长超过4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同比提高20.65%。除了电子行业以外,今年一季度工业行业利润增长全线飘红。
发改委在去年一直视为心腹大患的产能过剩不但没有带来企业产品恶性竞争、价格暴跌和库存积压乃至全线亏损,反而创造了自2005年6月以来最高的利润水平,这样的成绩几乎掩盖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过快的根本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仅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
“去年全国钢铁业新增投资2000亿。”冶金规划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说,在近年来的钢铁投资热潮中,这个数字仍显得相当庞大,虽然2006年中国钢铁业的投资同比下降了2.5%。
只要投资规模不减,产能过剩的可能就依然存在,而对于未来的三个季度而言,投资反弹的压力比以往年份都大得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几年套在经济增长上的“紧箍咒”———煤电油运紧张在今年开始大规模缓解。
“虽然2003年一季度也有今年类似的情况,但是当年的煤电油运支撑不了,而今年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朱宏任介绍,一季度中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4.8%,市场供应比较宽松,3月末直供电厂存煤2651万吨,处于正常水平。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发电量增长15.5%,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成品油供应平稳,原油加工量增长5.6%。全社会货运量增长11.7%,加快4.1个百分点,煤炭、石油、棉花、化肥、农药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障。
一方面利润激增,一方面制约因素解套,今年未来三个季度固定投资增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数据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连续四年保持16%以上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呈现高位加快增长态势。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长18.3%,增速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达到近十年同期最高增长水平。
朱宏任指出,工业生产增速的高位加快,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难度将会加大。拉动工业较快增长的原因,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长期因素,也有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电力和资金供应较为宽松的短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贸易顺差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等问题在工业领域的反映。
不过朱宏任警告说,工业生产速度如果继续加快,不仅会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增速,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增大污染排放,还会加大结构调整的难度,使经济稳定增长面临更大压力,有可能造成经济运行出现大的起伏。
方向转变
“本来就应该节能减排,这比以往的调控手段要好得多。”冶金规划院总工程师李新创说,以往调控措施主要是限产等行政手段,但并不理想,因为没有企业会做赔钱的投资,不赚钱大家就不投了,而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早就应该以节能减排作为调控重点。
此前,国家发改委一直依赖以产业政策、准入门槛、限制审批等行政手段来控制经济过热。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仅在去年一季度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就一口气发布了水泥、铁合金、焦炭的结构调整指导意见,随后又推出了钢铁、电解铝、铜冶炼等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当时,铁合金的产能2113万吨,2005年国内消费量仅93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48%;焦炭产能3亿吨,国内实际消费量仅2.3亿吨。
但到了今年一季度,粗钢仍然同比增长22.3%,铁合金和氧化铝增长甚至分别达到了53.7%和44.4%。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贾银松副局长说:“增幅同比虽有回落,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已经较高,增速仍然偏快。”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很多产业淘汰标准也很难贯彻,以至于不得不降低门槛。
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核心内容就是将300立方米高炉的淘汰期限由2007年年底宽限到了2010年。
此前淘汰政策被认为要求过高,因而遭到了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抵制,而如果真的淘汰了这部分产能,也会造成国内钢材供应的缺口,目前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主要生产建筑用钢,年产量是9988万吨,占中国钢铁总产量的1/4左右。
“行政手段防止过热最管用,就是限制新项目的审批,但这会造成人为的市场扭曲,有很多项目没有批准就上了。”钢铁专家陆晓明说。
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更倾向于采取更多的市场化手段。
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人说,宏观调控政策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一下子让人感觉突如其来,这一轮的快速增长是以高耗能产业为代表的,因此对高耗能产业的调控就是本轮调控的重点。
他说,这次更加注重采用经济和法律的调控手段,坚持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提高耗能产业的准入门槛,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电价。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侯世国说,节能减排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现在正在加大力度,马上会出文件,不是产业政策而是以国务院要求和规章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消息,国家已经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决定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任副组长。
会议同时指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将会越来越规范化,一些行政性手段将会被能耗标准、环保标准等标准明确的调控手段取而代之。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