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坚决落实34号文 带头淘汰32.5水泥

来源: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3日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尊敬的乔龙德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这次会议是水泥企业停止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动员会、部署会、誓师会,也是水泥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里程碑事件。下面,我主要讲三段话。 
 
    一、取消32.5复合水泥意义重大 
 
    近年来,取消32.5复合水泥一直呼声不断,相关政策标准密集出台。早在2013年国发〔2013〕41号文就要求:“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使用比重”。2014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主要内容就是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保留了32.5R早强型复合硅酸盐水泥),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年5月出台的国办发34号文明确提出“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目前,取消32.5R的标准修订稿正处在审批过程中。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是政府要求,也是行业、企业转型发展必由之路。无论从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是从眼前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来看,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都已到了非停产不可、非取消不可的地步。 
 
    取消32.5复合水泥是推动行业迈向高端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泥工业迅猛发展,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均居世界一流。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产能过剩的突出矛盾。过去这些年,水泥行业围绕淘汰落后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完成了落后工艺小立窑的淘汰,现在这一轮淘汰着眼于淘汰落后品种,也就是淘汰32.5水泥。国际上现在通用的基本上是42.5水泥,占比约50%,剩下的50%是52.5和62.5水泥;在非洲建水泥厂,起步都是52.5水泥,没有32.5水泥,也很少用42.5水泥。目前,我国水泥装备和水泥技术全球一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都在使用中国的万吨线、5000吨线,国内大部分也是5000吨的线。但在我国,尽管装备和技术一流,新型干法水泥占比达到98%以上,水泥产品绝大多数却是32.5强度等级的产品。42.5、52.5等级的高标号产品仅占水泥总量的37%左右。32.5水泥占全部水泥产量的63%,其中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则占全部水泥产量的5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水泥行业一方面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正在推行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另一方面却在大量生产落后的低档次水泥,这有悖于常理。在所有建筑材料中,水泥性价比最好,尤其适合我们中国,因为我国是水泥偏好,水泥用量巨大,我们理应把水泥做成全世界最好。 
 
    取消32.5复合水泥是水泥行业去产能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水泥行业正处在平台期,行业产能过剩的突出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34号文发布以后,工信部、中国建材联合会、各地方政府和建材企业积极响应,组织开展系列贯彻落实活动。今年10月,工信部和环保部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实施水泥错峰生产。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水泥行业形势逐步好转。今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2.6%;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32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较1~9月提升13个百分点。应该看到,水泥市场基础尚不牢固,价格回升主要是由于错峰生产,是因为去产量。去产量是权宜之计,解决的是眼前需求不足、价格过低的问题。要想水泥行业长治久安,必须去产能,淘汰32.5水泥就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国际上1吨熟料生产1.3吨左右的水泥,我国近几年1吨熟料平均生产1.75吨水泥,其中32.5复合水泥更是1吨熟料生产2.5吨以上。这种严重超掺,加剧了水泥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目前,全面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标准修订稿已上报国标委和工信部。这一标准正式实施后,水泥产量有望削减2亿吨左右,大幅缓解目前严重失衡的供需矛盾。 
 
 
    二、凝心聚力,加快退出32.5复合水泥 
 
    停止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各方应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切实落实好国办34号文件精神要求,加快推进32.5复合水泥有序退市。 
 
    一是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淘汰32.5水泥的问题争论多年,直到今天还有不同看法。有人说,32.5水泥在农村还有市场。我国电视行业当年淘汰CRT显像管电视时,也有厂家提出类似观点,认为这种落后产品在农村、在不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市场,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液晶电视降价,很多CRT生产线一夜之间全部关闭。所以,在淘汰落后上绝不能心存侥幸,行业和企业都要提高认识,站在水泥转型升级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上,下定决心淘汰32.5水泥,不能再有任何杂音。政治、经济、技术是统一的,技术要服从经济,最终为经济服务,经济要服从政治。淘汰32.5水泥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关乎经济和政治、全局和大局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问题上都迈不开步子,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将无从谈起。 
 
    二是各方联动,共同推进。停止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协会和企业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从协会来看,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行业加强自律,促进企业间诚信建设,建立市场行为约束机制。多年来,建材联合会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乔会长更是亲力亲为、奔走呼号。这几年如果没有协会和乔会长的努力,整个行业形势会更为严峻。在停止生产32.5复合水泥方面,协会还应继续强化对行业的管理职能,坚定维护水泥市场秩序,使水泥企业上下齐心,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同时引导粉磨企业积极转型。我们要支持协会,高度统一在协会的思想和指导之下,按照协会的要求做,这样水泥行业才有前途。 
 
    从政府来看,要加大支持力度,及时出台促进停产工作的相关政策。在这方面,新疆走在了全国前列,新疆2016年7月1日起淘汰了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2017年5月1日起将取消全部32.5等级硅酸盐水泥。据估计,若取消32.5复合水泥,加上错峰生产等措施,新疆水泥产能利用率将由目前的39%调整到80%。京津冀、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辽蒙、云贵等过剩重灾区,都应学习新疆经验,地方政府带头,积极淘汰低标号水泥。从企业来看,要坚决贯彻落实34号文件精神,主动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主动去产能、提品质、调结构、增效益,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大企业更应积极发挥作用,兼顾各方利益,为行业去产能多做贡献。 
 
    三是政策配套要及时跟进。停产32.5复合水泥涉及面大,影响面广,配套政策应及时跟进补位。要从需求端提升对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水泥的需求,积极推动混凝土标准、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调整,从源头上推动取消32.5水泥。要增加专用水泥生产标准制定工作,取消32.5复合水泥之后,还可能有32.5等级矿渣、粉煤灰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作为替代品,可以考虑按照需要,增加一些专用水泥标准,来满足不同需求。要以税率调整政策为杠杆,加大42.5及以上等级水泥产品的退税力度,减少或停止对32.5水泥生产企业退税优惠,促使32.5复合硅酸盐水泥退市。要加大对水泥企业包括粉磨企业联合重组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市场整合,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产业升级,让小粉磨站企业能够平稳有序退出,同时由于整合后的市场趋于成熟理性,产品价格回升,还能解决由取消32.5复合水泥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三、大企业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大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要积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主动停止生产32.5水泥,形成示范效应。作为建材行业领军企业,中国建材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水泥业务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07年,中国建材集团在山东枣庄炸掉9条小立窑,带动了全国小立窑的淘汰。此后,我们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水泥产品的“高性能化、特种化、商混化、制品化”的“四化”发展。其中高性能化,就是淘汰32.5水泥,提高产品性能。中国建材集团已于2015年12月1日停止生产32.5复合水泥。在集团目前的水泥产品结构中,32.5R复合水泥占40%,42.5及以上等级水泥产品占60%,高标号水泥比例高于全国超过10个百分点。中国建材集团目前还在积极研究62.5水泥和72.5水泥。如果我国广泛采用72.5水泥可节约40%的石灰石和减少40%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对我国这样一个水泥大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建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和水泥技术综合服务商,两材合并后,水泥总产能达5.5亿吨。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大企业作用,坚定不移地在行业带头淘汰32.5水泥、带头关闭富余产能、带头不新建生产线、带头执行错峰限产、带头稳定市场价格,做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在这里表个态:中国建材集团坚决响应协会号召,主动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也希望全行业都行动起来共同停止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 
 
    尽管水泥行业现在面临不少困难,但路在自己脚下,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建材集团愿与行业内的兄弟企业一道,共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中国水泥工业转型升级。